查询
中药材库
当前位置: 中药大全> 中药材库>

桑寄生是热性还是凉性,桑寄生的神奇功效

时间:2023-02-03 01:30:59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桑寄生有什么特征?

loranthus

印丽萍

在木本阔叶树林枝梢上营半寄生生活的种子植物。属桑寄生科(Loranthusa-ceae)。有叶片和叶绿素,无独立的根系。全世界约500种,中国有35种。

分布和为害

桑寄生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桑寄生寄主范围很广,包括针叶、阔叶等数十科植物,主要寄生在山茶科和山毛榉科。桑寄生种子萌发后产生胚根与寄主接触,形成盘状的吸盘,分泌粘液,附着树皮上,吸盘产生轴生吸根,并分泌对树皮有消解作用的酶,以机械力从伤口、芽部或幼嫩树皮钻入,到达木质部,与寄主的导管组织相连,从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而以自身的绿叶制造所需有机物,桑寄生大都有发育程度不同的根出条,它是无性繁殖器官,在寄主体表延伸,与寄主接触处形成新的吸根,再钻入树皮定植,并在一定条件下发育成新植株。桑寄生的种子主要依靠鸟类传播。桑寄生是为害林木最严重的病原物之一。受桑寄生为害的林木,一般表现为落叶早,次年放叶迟,被寄生处肿胀,木质部纹理紊乱,出现裂缝或空心,严重时枝条枯死或全株枯死。山西省辽宁栎曾遭受欧洲桑寄生为害,被害株率高达90%,被害枯死者达50%以上,广西百色地区的油桐、油茶受害后,平均减产四分之一以上。在鸟类活动频繁的树林、灌木林和村庄附近的树木,受害往往较重。

形态和分类

常绿寄生性小灌木,枝黄褐色或灰褐色,幼株尖常有绒毛覆被,多具根出条,花被4~6枚,雄蕊着生于裂片上、子房下位,一室,浆果、种胚和胚乳是裸生,包在木质化的内果皮中,内果皮外有一层吸水性很强的白色粘液,内含槲斗寄生碱,对种子有保护作用,不易被鸟类消化。

桑寄生在中国有30余种,主要有两种,即桑寄生(Loranthus parasitica)和毛叶桑寄生(L.yadoriki),后者又称樟寄生,二者的特征和区别如下:桑寄生只在幼叶上有星状短绒毛,成长叶片的两面是光滑的,花淡红色,浆果成熟后呈红色,主要寄生在蔷薇科、山茶科、木兰科,多寄生于寄主的侧枝中部与上部。毛叶桑寄生的叶片背向密皱有红棕色的星状短毛,花淡红色,浆果成熟后黄色,主要寄主是樟、山茶科、山毛榉科植物,多寄生于寄主的主干或侧枝的基部与中部。桑寄生属植物大多于秋、冬季节形成鲜艳的浆果招引各种鸟类啄食,种子随粪便排出,到处传播繁殖,在适宜的温、湿度下三天左右即可萌发,长出胚根,自种子萌发至胚根钻入树皮,一般约需半个多月。枝叶可入药,有消暑利尿的功效,成品称桑寄生茶。

防治

人工砍除,坚持连年彻底砍除病枝,是卓有成效的防治措施。在砍除时,除将长有寄生物枝丛的病枝全部砍去外,还必须将外部根出条、内部吸根延伸所及部分,一并除去,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在冬季,寄主植物多已落叶,寄生物枝丛易于发现,是砍除的较好季节。化学防治,可用硫酸铜、氯化苯、氨基醋酸和2,4-D等进行防除。生物防治也有一定的效果。

桑寄生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营养价值

桑葚的主要营养成分有水分、糖分、粗蛋白、灰分、粗纤维、游离酸、可溶性无氮物等,此外,桑葚中还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及易于吸收的多糖、丰富的维生素、红色素及人体缺乏的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造血细胞的生长、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有一定的药理学价值。

医疗保健价值

桑葚入药,始载于唐朝的《唐本草》。中医认为,桑葚味甘性寒,入心肝、肾经,有滋阴补血作用,并能治阴虚津少、失眠等。另据许多古典中医文献记载:利五脏关节,通血气,安魂镇神,降压消渴,令人聪目,变白不老,解中酒毒等功效。现代医学临床证明:桑葚有很好的滋补心、肝、肾,及养血祛风的功效。对降脂和减轻神经衰弱、动脉硬化、性功能衰弱、耳聋眼花、须发早白、内热消渴、血虚便秘、风湿关节疼痛均有显著疗效。美国约翰·佩珠托领导的研究小组的实验发现,桑树含有抗肿瘤物质白藜芦醇,有抗癌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桑葚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 [3] 。

药理作用 语音

1)抗氧化作用:桑葚中所含的桑葚多糖其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阻断自由基反应链,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及防衰老作用,桑葚的提取物具有含量丰富的酚类物质和色素,能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具有延缓衰老过程中记忆力衰退的功能。

2)降血糖作用:桑葚多糖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基本可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3)抗衰老作用:桑葚花青素可增强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易医:人体体质阴阳属性与中药组方阴阳五行属性的确定

中医医者治疗患者疾病,首先要明确三件事情:

1.明白患者体质的阴阳属性;

2.明白中药组方之后的阴阳属性;

3.明白中药的阴阳属性。

明白了这三件事后,方可组方治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使,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只有知道人的体质的阴阳属性,才能真正达到“治病必求于本”的境界。

四柱命理中木多、火多为阳性体质;火多、金多为阳性体质;火多、土多为阳性体质;火多火旺、水少为阳性体质;木多、无火为阳性体质;四柱燥气多、无火为阳性体质。

四柱命理中金多、土多为阴性体质;金多、水多为阴性体质;土多、水多为阴性体质。凡命理中没有火、木,几乎可以确定为阴性体质。

中药组方之后的阴阳属性

温、热属阳;

温、热多,平、凉、寒少,属阳;

温多、平少属阳;

热多、寒凉平少属阳。

平、凉、寒属阴;

寒、凉、平多,温、热少属阴。

具体方剂里面中药五气温热性多,平、凉、寒少,则属阳,反之则属阴。

常见中药的阴阳五行属性

阴阳五行属木的常见中药

性温热

熟地、当归、首乌、五加皮、杜仲、莪术、姜黄、独活、徐长卿、五味子、防风、木瓜、木香、鸡血藤、生山楂、青皮、延胡索、续断、红花、淫羊藿、韭子、狗脊、骨碎补、山茱萸、吴茱萸、覆盆子、三七、川芎、肉桂、乳香。

性平

酸枣仁、牛膝、桑寄生、桑枝、乌梅、香附、桃仁、天麻、合欢皮、谷精草、菟丝子、金樱子、金钱草、没药、蒲黄、麦芽。

性寒凉

丹参、桑葚、钓藤、虎仗、连翘、龙胆草、旱莲草、女贞子、决明子、益母草、络石藤、蒲公英、夏枯草、生地黄、牡丹皮、密蒙花、青葙子、白芍、磁石、薄荷、桑叶、柴胡、菊花、青篙、槐花、白芨、茜草、贯众、大黄、芦荟、郁金、昆布、海藻、败酱草。

阴阳五行属火的常用中药

性温热

细辛、延胡索、乳香、干姜、肉桂、五味子、鸡血藤、附子、石菖蒲、桂圆、桂枝、远志、红花、厚朴、当归、首乌、青皮、续断、狗脊、骨碎补、补骨脂、苏合香、海风藤、白术、杏仁、紫苑。

性平

枸杞子、诃子、莲子、甘草、桔梗、没药、牛膝、茯苓、桑枝、桑寄生、郁李仁、酸枣仁、桃仁、红藤、赤小豆、鸡内金、柏子仁、合欢皮。

性寒凉

西洋参、丹参、郁金、虎仗、半边莲、大黄、天花粉、槐花、麦门冬、生地黄、玄参、牡丹皮、枳实、知母、桑叶、柴胡、连翘、白芍、茜草、浮小麦、淡竹叶、夏枯草、百合、青葙子、益母草、磁石、防己、络石藤、大青叶、龙胆草、青篙、贯众、木通、桑葚、葶苈子、枇杷叶、浙贝母、川贝母、车前子、蒲公英、板蓝根、穿心莲、山豆根、射干、芦荟、白花蛇舌草。

阴阳五行属土的常用中药

性温热

延胡索、当归、熟地黄、桂圆、杜仲、人参、黄芪、白术、扁豆、红枣、半夏、白附子、乳香、姜黄、莪术、三七、生山楂、神曲、陈皮、青皮、木香、干姜、肉桂、苍术、厚朴、霍香、砂仁、木瓜、紫苏、生姜、防风、白芷、辛夷、覆盆子、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仁、沙苑子、苏合香、石菖蒲、吴茱萸、徐长卿。

性平

黄精、乌梅、莲子、党参、山药、甘草、麻黄根、太子参、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蜂蜜、天麻、玉竹、百部、没药、蒲黄、麦芽、谷芽、茯苓、猪苓、莱菔子、鸡内金、金钱草、赤小豆、火麻仁、谷精草。

性寒凉

白芍、沙参、石斛、百合、桑椹、钓藤、瓜蒌、海藻、昆布、麦门冬、天门冬、旱莲草、女贞子、浮小麦、决明子、桑白皮、枇杷叶、白茅根、薏苡仁、车前子、牛蒡子、地骨皮、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穿心莲、生地黄、龙胆草、天花粉、淡竹叶、密蒙花、白花蛇舌草、白及、贯众、枳实、泽泻、通草、防己、大黄、玄参、石膏、知母、葛根、升麻、败酱草。

阴阳五行属金的常用中药

性温热

五味子、肉苁蓉、淫羊藿、益智仁、苏合香、韭子、石菖蒲、款冬花、半夏、白附子、白芥子、延胡索、人参、黄芪、远志、杏仁、紫菀、苏子、川芎、乳香、姜黄、莪术、红花、陈皮、木香、干姜、肉桂、细辛、苍术、厚朴、霍香、砂仁、独活、羌活、桂枝、麻黄、紫苏、生姜、防风、白芷、藁本、辛荑、威灵仙、五加皮、苍耳子、吴茱萸、徐长卿。

性平

黄麻根、金樱子、太子参、柏子仁、乌梅、诃子、党参、山药、甘草、蜂蜜、百部、桔梗、桃仁、香附、红藤、玉竹、莱菔子、火麻仁、郁李仁、菟丝子。

性寒凉

西洋参、沙参、百合、磁石、瓜蒌、郁金、虎杖、槐花、白及、枳实、通草、大黄、天门冬、麦门冬、决明子、升麻、桑白皮、葶苈子、枇杷叶、浙贝母、川贝母、益母草、桑叶、薄荷、菊花、白茅根、薏苡仁、车前子、金银花、地骨皮、大青叶、穿心莲、半边莲、牛蒡子、天花粉、鱼腥草、山豆根、射干、白花蛇舌草、连翘、玄参、石膏、知母、败酱草。

阴阳五行属水的常用中药

性温热

熟地、首乌、杜仲、续断、狗脊、韭子、川芎、肉桂、细辛、五味子、山茱萸、覆盆子、肉苁蓉、淫羊藿、骨碎补、补骨脂、益智仁、沙苑子、阳起石、威灵仙、五加皮、独活、羌活、麻黄、桂枝、藁本、防风。

性平

黄精、莲子、山药、牛膝、蒲黄、香附、金樱子、柏子仁、鸡内金、桑寄生、菟丝子、金钱草、猪苓、茯苓。

性寒凉

西洋参、天门冬、旱莲草、女贞子、葶苈子、益母草、白茅根、车前子、地骨皮、生地黄、牡丹皮、石斛、桑椹、钩藤、海藻、昆布、丹参、泽泻、木通、防己、青蒿、玄参、知母、磁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