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中药材库
当前位置: 中药大全> 中药材库>

猪鬃草

时间:2011-01-25 16:34: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猪鬃草
(《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石中珠、猪毛漆(《中国药植志》),铁丝草(《广州植物志》),猪鬃漆、降龙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猪毛七、岩浮萍、猪毛肺筋草(《四川中药志》),铁线草、鱼鳞草、乌脚芒(《泉州本草》)。

【来源】为铁线蕨科植物铁线蕨、白背铁线蕨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铁线蕨
多年生草本,高达20~50厘米。须根密生,淡褐色。根茎横行,黄褐色,密被淡褐色鳞片。叶近生;叶柄细弱,基部有鳞片,紫黑色,有光泽,约与叶片等长;叶为1~3回羽状复叶,下部为3回。中部为2回,上部为1回:羽片8~13对,互生,有柄,接近基部的1对最大,2回羽状复叶有小柄,末回小羽片宽约3~3.5毫米,大部为扇形,基部楔形,有小柄,上边沿常有不规则的深裂,裂片钝头,不育的裂片也有小牙齿,叶为薄草质,淡绿色,两面光滑,叶脉明显。囊群盖由羽片顶端的边沿向下反折而成,常一羽片有3~7个,长方形,褐色,边白色,膜质,孢子囊群圆形至横矩圆形,稍弯曲,无柄,孢子微小,淡黄色。
喜生于阴湿的溪边石上,或有松林的坡地上。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山西等地。

②白背铁线蕨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茎细长,横走,先端被卵状披针形鳞片,暗棕色,下面生须状短根,淡棕色。叶远生;叶柄圆而细弱,有光泽,紫褐色,长10~20厘米,除基部外无毛:叶片三角状卵圆形,长10~15厘米,宽7~10厘米。3回羽状复叶;羽片在顶片下3~5对,基部羽片最大,三角状披针形,长7厘米,宽3~4厘米;小羽片矩圆形,有柄,钝头;有末次小羽片1~4对,扇形,长宽各4~7毫米,圆头,边缘为具芒的锯齿状,有柄;叶厚革质,上面无毛,绿色,下面多少被粉;叶脉扇状分离。孢子囊在每束次小羽片上1枚,囊群盖棕色,圆肾形,长2~3毫米。
生于山地溪边阴湿石上。分布云南、四川、陕西、甘肃、山西、河北等地。

此外,尚有同属植物半月形铁线蕨和铁角蕨科植物云南铁角蕨的全草亦作猪鬃草使用。前者分布华南、西南等地;后者分布云南,详见"凤尾猪鬃草"条。

【化学成分】铁线蕨全草含挥发油、黄酮类、糖类和鞣质。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黄芪甙、异槲皮甙、烟花甙、山柰酚-3-葡萄糖醛酸甙、芸香甙和槲皮素-3-葡萄糖醛酸甙。另有谓本品含铁线蕨酮、3α,4α-环氧绵马萜烷和很少量的21-羟基-30-降禾烷-22-酮。

【药理作用】铁线蕨有祛痰作用,故用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无抗菌作用。

【性味】苦,凉。

①《贵阳民间药草》:"咸,寒,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涩,无毒。"

③《泉州本草》:"苦,平,有微毒。"

【归经】《泉州本草》:"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祛风,利尿,消肿。治咳嗽吐血,风湿痹痛,淋浊,带下,痢疾,乳肿,风痒湿疹。

①《天宝本草》:"利水通淋。治白带,头晕,乳肿,赤白痢症。醋炒疗痔,脱肛。"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解热,利尿。治淋浊。"

③《四川中药志》:"治肺热咳嗽,疗牙痛和吐血。"

④《泉州本草》:"逐辨驱风,活血解毒,去瘀生新,软坚消积,止痛。治一切关节风痛,腰骨酸痛,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肺热吐血:猪鬃草、红茅草、三匹风。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风湿性关节酸痛:鲜铁线草一两,浸酒一斤。每次一小杯(约二两)温服。(《泉州本草》)

③治小儿尿结:猪鬃草二钱,谷精草三钱。水煎服。(《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尿淋血淋:猪鬃草、海金砂、铁丝纽各五钱,水煎服。(《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尿道感染及结石:猪鬃草三至五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⑥治皮肤瘙痒及疮疖湿疹:鲜铁线草二两,煎汤洗。(《泉州本草》)

⑦治乳腺炎、乳汁不通:猪鬃草三至五钱。水煎服,甜酒为引。(《云南中草药选》)

上一篇: 猪仔笠
下一篇: 槠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