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草的图片是什么样子的 茵陈草和艾草的区别
茵陈草很多人都并不认得,在挑野菜的时候不知道从何下手,这里给大家看看茵陈草的图片,让大家知道茵陈草是长什么样子的。
茵陈草的图片是什么样子的
1.茵陈草:
茵陈草又名:白蒿、蛇蒿草、龙蒿草、他力干 Tarragon 原产地:欧洲,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据《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及《抗肿瘤中草药》着载,茵陈以果穗精油含量较多,主要成分有B一旅烯、茵陈炔酮、茵陈原色酮、茵陈烯酮等,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湿热、退黄疽作用。长期饮用,保肝利胆,有直接阻碍肝胆系统肿瘤细胞增殖的功效。
有两种茵陈草,法国茵陈草和俄罗斯茵陈草,它们看起来非常相似, 前者花小,黄色或绿白色,下垂,极少充分开放;俄罗斯茵陈草开花,花没有香味。法国茵陈草比俄罗斯茵陈草更令人喜爱。常见的茵陈草为法国茵陈草,英文名French Tarragon,又叫德国茵陈草,
呈丛生状。地上茎直立,株高60-120厘米,开展度60厘米。植株无毛,茎略呈木质,多分枝,分枝近直立。叶呈线形,细长,光滑,绿色,长约5厘米,叶片无裂片,香味芬芳,有甘草和鲜罗勒似特殊草香,并带有茴香味,味甜。每年7月份收获,适宜在温暖、阳光充足处生长。
2.艾草: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Vaniot),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茵陈草和艾草的区别
1.外观不同
茵陈草的枝叶大多是卷曲成团状的,颜色常为灰白色或灰绿色,表面有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质地很脆,易断;叶片呈1至3个羽状分裂,有卵形、倒披针形、条形等不同形态。
艾草的叶片厚度较大,常呈纸质状,表面有灰白色短绒毛和白色腺点、凹点等,叶片后面有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下端的叶子常呈近圆形、宽卵形,有羽状深裂,每裂片有2到3枚小裂齿。
2.味道不同
茵陈草有两种,法国茵陈草和俄罗斯茵陈草,前者花小,黄色或绿白色,下垂,极少充分开放;俄罗斯茵陈草开花,花没有香味。法国茵陈草比俄罗斯茵陈草更令人喜爱。
艾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
3.功效不同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
艾叶有温经、散寒的功效 ,主治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茵陈的作用与功效
1、清肝利胆
茵陈是一种能清肝利胆的中药材,它含有的香豆精和绿原酸以及咖啡酸等物质都是天然的利胆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也能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的数量,同时它也能提高肝功能,平时适量食用可以减少多种肝胆类疾病的发生。
2、抗菌消炎
茵陈中含有多种天然抗菌消炎成分,把它煎制以后这些成分的活性会明显提高,它们能消灭人体内的痢疾杆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还有大杨杆菌等多种致病菌,也能抑制皮肤真菌的活性,平时它不但能预防肠炎与痢疾还能减少多种皮肤病发生。
3、退烧平喘
茵陈这种中药材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挥发油,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神经,具有明显的减弱退烧作用,平时可以用于人类发烧感冒的治疗,另外阴沉中还含有大量的香豆精,这种物质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气管,能让气管扩张,也能加快痰液排出,能让人们的呼吸更通畅,其平喘作用特别明显。
感冒退烧中草药有哪些
感冒引起的发热,其中有风寒发热,在用药上可用麻黄、桂枝。而风热感冒发热常可用桑叶、薄荷、青蒿、地骨皮、石膏等药物。
小儿发高烧怎么办?分享退烧中草药的使用经验
导读:相信所有的父母都经历过孩子发高烧的事情。特别是现阶段做父母的人,孩子都宝贝得不行,高烧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孩子难受不说,还担心烧坏了孩子。大半夜直接往医院里面跑,关于小儿发烧,发热,病因不一:有阴虚内热,阳盛外热,病久骨蒸,病暴液耗,伤津伤食,伤风伤寒,疳疾等等。五脏受病,各有不同的症状表现,既有轻重,又有主次之分。又会有互相影响和联系。应当分经辩证,对症用草药,按照正确方法实施治。
在中医上大家都是发高烧的时候用石膏煮水喝能快速降温。但是这也不是适合所有人的症状。咱们先说说各种发热的症状
一:五脏发热
1,小儿发热之肝热:症状为便难经急,多怒多惊,四肢困倦,中午发热明显。针对这种症状重点使用,柴胡汤,退热明显。草药组成为:柴胡、人参、当归、白芍、黄芩,大黄,甘草。以这几种草药煮成汤汁后饮用。,
2,心热:心烦心痛,掌中热,呕吐,或者壮热口渴,一般中午高烧加重。这种症状用导赤散效果更好一些:草药组成为 生地,木桶,甘草,淡竹叶这几种草药。或者用泻心汤,黄连末泡水喝都能够退热。
3,脾热:热在肌肉,夜间加重,这种情况用泻黄散很不错的:藿香,石膏,甘草,防风。这四种草药煮后服下去。
4,肺热:一般是咳嗽气粗,手掐眉目鼻面,到了下午发热加重,用甘桔汤效果好些:甘草+桔梗。或者是泻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甘草,粳米。如果发热重的话,用地骨皮散:地骨皮,知母,人参,银柴胡,法半夏,茯苓,生姜。如果高烧伴随有惊厥的话,再加上虫蜕,黄芩,天麻。
5,肾热:这种一般是四肢发热,尤其是两足为甚,骨酥像有虫爬的感觉,不能起床,两足不盖被子。夜间最重,针对这种用六味地黄丸:熟地,枣皮,茯苓,丹皮,山药,泽泻。
小儿的一切热证,都可以通用六一散或者小儿清心丸。六一散:滑石+甘草(也就是滑石用6份,甘草用1份,名为六一散)。清心丸:人参,柴胡,朱砂,防风,竹沥。
二:小儿高烧要分清楚表里虚实
热不饮水者,热在外;热饮水者,热在内;发热怕风寒为虚热;发热不怕风寒为实热。虚热者,为病后发热,不定时,一天三四次,此为客热趁虚而发,必有气血不和,身体虚弱,这种情况要调和气血补充气虚,其热自退。一般用七味白术散下去都能退热。
七味白术散:白术,茯苓,人参,甘草,木香,藿香,葛根。
实热:症状为仰体而卧,睡不露晴,面红气粗,口热烦躁而渴,大小便难解,心烦哭闹,手足指冷。这种用清凉汤下去效果明显。
清凉汤组成为:柴胡,白芍,全归,甘草,大黄,薄荷。小便难解者增加灯芯,木桶两味药材。
虚热退后,不应该突然补充,不然则会再发其热。热分为高烧和低烧。高烧不止,气血雍实,五脏热蒸于内,卧眠不安,精神恍惚,蒸发于外,表里都烧,烦躁粗喘,甚至发生惊厥。首先考虑用赤道散加黄芩。或者用金莲散:方子里面为柴胡,栀子,防风,甘草,连翘。低烧:一般症状是大便臭而黄,腹内有伏热,用清凉汤很好用的。如果是五心烦热,烦躁不安,小便赤涩,这种就用小柴胡汤加上黄连。或者用七宝汤也是很好的选择。方子组成为:紫苏,香附,甘草,陈皮,白芷,川芎,桔梗。假如有口唇深红,喝水不止,就用竹叶石膏汤。方组为竹叶,石膏,人参,麦冬,法半夏,甘草,生姜,粳米。
表去热后,又发烧这是虚热,用六神散下去就好了。也就是四君子汤加上山药,扁豆。
寒热来往交替,用小柴胡汤,或者柴烧六君汤:六君汤加上柴胡,白芍,粉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