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中药属于止咳平喘药?
杏仁
[性味]苦杏仁苦温、有小毒;甜杏仁甘平、无毒。
[功用](1)止咳平喘:本品为止咳平喘之要药,用于咳喘。配贝母化痰止咳;配麻黄宣肺止喘。(2)润肠通便:用于阴虚血少之便秘。
[用法]3~10克。宜后下。
前胡
[性味]苦、辛、微寒。
[功用]散风清热,宣肺化痰:用于外感风热之咳嗽、痰稠、喘满,配牛蒡子、桔梗治风热咳嗽;配桑皮、瓜萎治痰热咳喘。
[用法]6~10克。
桔梗
[性味]苦、辛、微温。
[功用](1)宣肺祛痰:用于外感之咳嗽、咯痰不爽。本品辛温不燥,治实证咳嗽不论属寒属热,皆可应用。(2)排脓消痈:用于肺化脓症之咳吐脓痰,常配芦根、桃仁、冬瓜仁、生薏仁。配甘草、山甲片、皂角刺治疗痈疮不溃,有托脓外出之效。(3)利咽止痛:用于咽喉肿痛,常配甘草。
[用法]3~9克。
马兜铃
[性味]苦、微辛、寒。
[功用]清肺降气,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喘,可配桑白皮、贝母。亦用于肺阴虚有热之咳喘,可配阿胶。
[用法]3~10克。
百部
[性味]甘、苦、微温。
[功用](1)润肺止咳:用于新久咳嗽,如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及肺结核等。配麻黄、杏仁治小儿风寒咳喘;配紫菀、贝母、寒水石治小儿肺热咳嗽。
(2)灭虱杀虫:用于头虱、体虱。浓煎灌肠治蛲虫。
[用法]5~10克。止咳多蜜炙;杀虫可生用。
紫菀
[性味]苦、辛、微温。
[功用]润肺化痰止咳:用于外感咳嗽、咯痰不爽,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治疗慢性咳嗽常与款冬花配伍。外感、内伤之咳嗽均可配伍应用。
[用法]5~10克。一般多蜜炙用。
款冬花
[性味]辛、温。
[功用]止咳化痰:用于咳嗽痰多、咯吐脓血。紫菀配冬花止咳力强,治外感咳嗽宜与解表宣肺药配用。
[用法]5~10克。多炙用。
桑白皮
[性味]甘、寒。
[功用](1)泻肺平喘:用于肺热咳喘。(2)行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10~15克。
楷杷叶
[性味]苦、平。
[功用](1)清肺化痰:用于肺热咳嗽、咯痰不爽及慢性支管炎久咳不止。(2)降气和胃:用于胃热呕吐,常配代赭石、旋复花。
[用法]10~15克。清热宜生用;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之效。
中医止咳平喘治肺对药选辑
【紫菀-款冬花】均性温而入肺经,辛散中兼能苦降,既能宣肺又能降肺,且紫菀长于祛痰,款冬花长于止咳平喘,二者是经典的止咳降气药对,《本经疏证》记载:“《千金》《外台》,凡治咳逆久咳,并用紫菀、款冬者十方而九。”
***
【麻黄-杏仁】麻黄性温味辛,归肺、膀胱经,辛散外达,宣肺平喘;杏仁性温味苦归肺、大肠经,苦降下气,降气止咳平喘。二药伍用,一宣一降,一横一竖,宣降结合横竖贯通,使肺气通调,止咳平喘之力益彰。
***
【麻黄-葶苈子】麻黄辛温发散,轻扬宣泄,因有宣肺作用而为止风寒咳 喘之要药。葶苈子辛散开泄,苦寒沉降,功专泻肺气壅滞而 止喘,肃降肺气以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为治肺气壅滞、痰 饮咳喘、水肿之要药。二药伍用,同入肺经,寒热互制,亦 宣亦降,宣降得宜,则肺气通利,咳喘可平。主治风寒外束,肺气郁闭,或痰热壅肺所致之喘嗽。
***
【葶苈子-白芥子】葶苈子是苦寒药,泻肺热作用比较强,而且以痰热壅盛的证候为其使用指证。葶苈子含有强心甙,具有强心、利尿、抗感染的综合功效。葶苈大枣泻肺汤为治疗痰热壅盛所致痰喘的代表方剂。白芥子是辛温药,它的通窍、祛痰、散结作用比较突出。两味药一寒一温,葶苈子之“苦”可以泻肺;白芥子之“辛”,可以宣肺;寒温配伍,相反相成,对于痰热壅盛、且胶锢难咳者,此药对颇宜。
***
【细辛--五味子】五味子酸涩收敛,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细辛辛散温通,温肺化饮,发散风寒,祛风止痒。细辛辛散开肺,五味子酸收敛肺,二者一开一合,开无耗散肺气之弊,合无敛遏邪气之虞,为开合理肺之妙剂,止咳定喘之效尤为显著。临证具体应用时,用量应灵活掌握,咳嗽初起,以开宣为主,多用细辛;久咳之后,以敛肺气为要,多用五味子。细辛配五味子,见于《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
***
【桔梗 -生甘草】桔梗辛苦而平,辛则散,苦则降,有宣通肺气,祛痰排 脓之功。甘草甘平,生用泻火解毒,润肺祛痰,并能缓急止 痛。二药伍用,相得益彰,甘草泻火解毒以治本,桔梗宣通 肺气祛痰排脓标本兼顾,故其宣肺祛痰、解毒利咽、消肿排 脓之功增强。主治肺失宣降,咳嗽有痰,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 等症。
***
【半夏-枇杷叶】半夏辛散降逆,燥湿化痰,和胃止呕,枇杷叶苦平泄热, 善降肺气而消痰止咳,降胃气而止呕止呃逆。二者伍用,同 入肺胃经,皆能肃降肺气及和胃降逆,寒温并施,润燥相兼, 枇杷叶得半夏润肺而无留痰之弊,半夏得枇杷叶燥湿而无劫 阴之虞,故临床常用之。主治咳嗽气喘,日久不愈,吐稀痰者。痰湿中阻,胃失和降,症见呕哕,呃逆等症。
***
【桑白皮-瓜蒌皮】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专治“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本经逢原》)。凡肺有痰火、夹水气而不消者,乃为首先之品。如清肺泻火止咳之泻白散所用。瓜蒌性寒,其皮亦然,有清热化痰之效。两药配伍,对痰热之咳嗽及喘息不安,苔黄而黏腻者,其止咳平喘祛痰作用,起效快。且对咳痰不爽者,有一剂知,二三剂显效之欲
***
【百部-黄芩】百部有很强的止咳作用,古书云主治“新久咳嗽”,对结核性咳嗽尤效,以蜜炙为宜。《笔花医镜》将黄芩列为“凉肺猛药”,即清泄肺热之良药。《本草纲目》记载,李时珍曾患身热咳嗽,久治不愈,后经其父指导,用一两黄芩而愈。两药配伍,以治疗偏热性咳嗽为主
***
【杏仁- 桔梗】杏仁辛散苦降,以降为主,长于宣通肺气,润燥下气,滑 肠通便。桔梗既升且降,以升为主,功擅宣通肺气,升清降 浊,澄源清流,疏通肠胃。二药相配,协同为用,宣降肺气, 祛痰止咳之功增强。主治外感咳嗽痰多者。肠燥便秘或小便癃闭不通者,可配伍其他药用之。
***
【杏仁-浙贝】杏仁苦泄降气,止咳平喘;浙贝母清热散结,化痰止咳。两药相伍,一降一散,善于清泄肺中痰热。常用以治疗痰热郁肺之咳嗽证。
***
【贝母-知母】清代龚廷贤《寿世保元》记载用二母丸治疗哮喘,二母就是川贝母与知母。知母苦寒,有清泄肺火、滋阴润燥之效;贝母苦寒,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二药同用,既清火润燥,又化痰止咳。合用之,适宜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微喘者。
***
【川贝母 -瓜蒌】川贝母苦甘而寒,入肺经,功擅润肺化痰,止咳,并开 痰气之郁结。瓜蒌甘润,清热导痰润燥。二药配伍,相辅为 用,贝母重在润肺化痰,开郁泄热,瓜蒌侧于清热化痰,宽 中散结。二药一润一清,且皆具开散之性,故清热化痰散结 之力倍增。主治咳嗽,咯痰不利,咽喉干燥,痈疽硬结,舌红苔腻,脉 滑。
***
【贝母 -厚朴】川贝母苦甘微寒,归心肺二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散 结之效,且润肺作用强。厚朴苦辛温燥,能行气散满,温中 燥湿,湿去则痰消,肺气肃降,呼吸通畅,喘咳自止。二药 伍用,相使相辅,有良好的化痰、降气止咳、开郁消食除胀 之功。气滞则水湿易停,湿聚成痰,痰湿又可使气机不利,故 气滞、痰湿相互影响,且痰湿易犯及脾肺二脏为病,故此药 对具有痰、湿、气三端同治,肺、脾二脏兼顾之特点。主治气滞痰聚,痰气上逆之咳嗽,兼见脾土失运之腹胀等症。
***
【麦冬-天冬】 《张氏医通》有一名方“二冬膏”,即取麦冬、天冬各等分,水煎浓缩,加蜜收膏,不时噙咽,治疗肺胃燥热所致的咳嗽少痰、咽燥口干等。此后医家常用“二冬”治疗肺燥证咳嗽,以痰少、咽干痛、舌质红赤、舌面干燥为特征。
***
【麻黄、杏仁、石膏】是麻杏石甘汤的核心配伍。麻黄辛温,宣肺开表,火郁发之;石膏辛甘大寒,清泻肺热,透热生津;两者相伍,宣泄肺热而不助热,清泻肺热而不寒凝气机,寒温并用,寒大于温,辛凉宣泄;麻黄宣肺、杏仁降气,宣则肺气以呼浊,降则肺气以纳新。麻黄、杏仁、石膏三药合用,共奏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效。主治肺热咳喘。症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而数等。
***
【细辛-干姜-五味子】干姜辛热,长于“去脏腑沉寒痼冷”和“发诸经之寒气”(《珍珠囊》)。主入肺经,善能温肺散寒化饮,用于寒饮咳喘。五味子“性温,五味俱全,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而“宁嗽定喘”(《本草备要》),为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细辛辛散温通,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肺化饮,主要用于风寒咳喘证,或寒饮咳喘证。三者为伍,各司其职,又相须相制。“干姜以司肺之开,五味子以司肺之合,细辛以发动其开合活动之机”(陈修园语)。干姜、细辛相须为用,外散风寒,内化痰饮;五味子酸温收敛,止咳平喘,可防干姜、细辛耗散肺气。三药配伍,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喘咳自平。
止咳平喘的中药有哪些 止咳平喘什么药最有效
1 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
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晾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消毒,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5-10g,宜打碎入煎,生品入煎剂宜后下,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阴虚咳喘及大便溏泄者忌用,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婴儿慎用。
2 紫苏子降气化痰
紫苏子为唇型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或微炒,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经。
功能主治: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3-10g,煮粥食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阴虚喘咳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3 百部润肺下气止咳
百部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白心,取出,晒干,切厚片生用,或蜜灸用。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阳。蜜百部止咳,用于阴虚痨嗽。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水煎或酒浸。久咳虚嗽宜蜜灸用。
4 葶苈子泻肺平喘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或播娘蒿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趁“北葶苈子”,后者称“南葶苈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3-10g。包煎,研末服3-6g。
化痰止咳平喘药
半夏【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经。【功效】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降逆止呕。
【临床应用】1.用于痰多咳嗽。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为治湿痰的要药。因其性温,故又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致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2.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症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
3.用于瘿瘤瘰历、疮疡肿痛、梅核气等症。
4.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注:1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半夏散及汤
2.半夏昔人以为妊娠忌用之品,然恶阻用之有止呕之效,并无堕胎之虞。
大半夏汤以半夏、人参、白蜜同用,治伤寒膈间有寒痰,原文:胃反呕吐,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金匮》“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白附子【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入胃经。【功效】祛风痰、逐寒湿。
【临床应用】1.用于中风、口眼喎斜之症。常与天南星、半夏等同用;治口眼喎斜,常与全蝎、僵蚕等息风止痉药同用。
2.用于寒湿疼痛,偏正头痛等症。白附子不仅善于祛风痰,又能逐寒湿,故适用于寒湿头痛、偏正头痛、四肢酸痛麻痹等症,而以治疗头面部疼痛的效果较好,常配合白芷、天麻、南星、川乌等药应用。
牵正散:白附子、白僵蚕、全蝎。治中风口喎,半身不遂。
皂荚【性味与归经】辛,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功效】袪痰、开窍。
【临床应用】1.用于寒湿壅滞、胸闷喘咳、痰多而咯吐不爽者。皂荚有强烈的袪痰作用,治湿痰壅滞、咯吐不爽者,可单用本品焙干研末,用红枣煮汤调服;也可配合半夏、莱菔子等同用。2.用于猝然昏迷,口噤不开,以及癫痫痰盛,关窍阻闭的病症。可配合天南星、半夏、细辛、薄荷、雄黄等药研末,吹鼻取嚏,以促使苏醒。
此外,皂荚熬膏涂疮肿(未溃者),有退肿的功效。
苏子【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经。【功效】降气消痰定喘,滑肠。
【临床应用】1.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苏子利膈而消痰,质润而不燥
2.用于肠燥便秘。本品质润多油,故有滑肠通便的功效。
白芥子【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经。【功效】袪痰利气,散结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寒痰壅滞、胸满胁痛、咳嗽气逆痰多等症。白芥子辛散利气,温通袪痰,故可用治寒痰壅滞、痰多稀薄而色白等症。2.用于痰注肢体、关节疼痛及流注阴疽等症。此外,本品捣烂外敷,有活血消肿、散寒逐饮的功效,可用于胸胁刺痛、寒痰哮喘的轻症。白芥子可搜皮里膜外或筋骨间之痰结,以治流注阴疽等症。因它的袪痰力量较强,故称它有豁痰之功。
桔梗【性味与归经】苦、辛,平。入肺经。【功效】宣肺袪痰,排脓。
【临床应用】1.用于咳嗽痰多及咽痛音哑等症。2.用于肺痈及咽喉肿痛等症。本品能祛痰而排脓,用治肺痈;治咽喉痈肿,可与板蓝根、牛蒡子、马勃、白僵蚕、甘草等同用。桔梗汤《金匮要略》:桔梗、甘草。治肺痈、咳逆胸满、吐脓。
旋覆花【性味与归经】苦、辛、咸,微温。入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消痰平喘,降逆下气。【临床应用】1.用于喘咳多痰。适用于痰壅气逆及痰饮蓄结所致的咳嗽痰多之症 2.用于噫气,呕吐。本品性温,能降气消痰,故可用于脾胃虚寒或痰湿内聚所致的噫气或呕吐等症,常与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品配伍同用。一般用于肺寒咳嗽
白前【性味与归经】辛、甘,微温。入肺经。【功效】袪痰,降气。
【临床应用】用于咳嗽痰多,气逆喘促等症。.白前以清肃肺气为用,不论寒嗽、热咳,只要肺气壅实有痰而咯吐不畅者,都可使用。本品袪痰作用颇强,对胃稍有刺激性,如素有胃病者,用量不过多,如果用量过多,易引起恶心呕吐。故使用时必须注意。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清化热痰药物多属寒性,适用于痰热郁肺
贝母【性味与归经】川贝母:苦、甘,微寒。浙贝母:苦,寒。入心、肺经。
【功效】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临床应用】1.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及外感风热咳嗽,郁火痰结咳嗽、咯痰黄稠等症。川贝性凉而有甘味,兼有润肺之功,而清火散结之力则不及浙贝母,故宜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等症;浙贝母苦寒之性较重,开泄力胜,大多用于外感风邪、痰热郁肺所引起的咳嗽
2.用于瘰历、疮痈肿毒及肺痈、乳痈等症。二贝都有清热散结的功效,可用于瘰历、疮痈、乳痈及肺痈等症。然浙贝偏于苦寒,长于清火散结,故一般认为用浙贝较佳。
前胡【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入肺经。【功效】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临床应用】用于肺气不降、痰稠喘满、咯痰不爽及风热郁肺、咳嗽痰多等症。前胡辛散苦降,稍有散风之力,长于降气化痰。
前胡尚可宣散风热,白前则专主降气。.前胡与柴胡都有发散的力量,但前胡治在肺经而主下降,柴胡治在肝胆而主上升,这是二药不同之点。
瓜蒌【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胃、大肠经。【功效】清肺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及肺痈等症。2.用于胸痹胁痛及乳痈肿痛等症。瓜蒌能清上焦的积热,又可化浊痰的胶结,故能通胸膈的痹塞,而治胸痹胁痛,在应用时常与薤白配伍。3.用于肠燥便秘。瓜蒌仁质润多油,善涤痰垢而导积滞,有滑肠通便的功效。 栝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栝蒌、薤白、半夏、白酒。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
竹茹【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入肺、胃经。【功效】清热,化痰,止呕。【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咳嗽,咯痰稠厚。竹茹寒能清热,兼有化痰作用2.用于胃热呕吐、呃逆。竹茹有和胃降逆作用,适用于胃热呕吐、呃逆等症,常与橘皮、半夏等药同用;对妊娠呕吐之症,本品也可应用。
竹沥:性味甘寒,清热化痰的作用比竹茹强。可用于肺热痰多咳嗽、气喘胸闷,以及中风昏迷、痰涎壅塞等症。
天竺黄【性味与归经】甘,寒。入心、肝经。【功效】清化热痰,凉心定惊。【临床应用】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等症。天竺黄能清化热痰,凉心定惊,功用与竹沥相似,适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等症。在临床上以用于痰热惊搐居多,常配合朱砂、郁金、黄连、僵蚕等同用。
葶苈子【性味与归经】辛、苦,大寒。入肺、膀胱经。【功效】泻肺定喘,行水消肿。【临床应用】1.用于痰涎壅滞、咳嗽气喘等症。葶苈子能泄肺而下行,行水而消痰,故有泻肺定喘的功效。 2.用于面目浮肿,胸腹积水而小便不利者。葶苈大枣泻肺汤
昆布【性味与归经】咸,寒。入肝、胃、肾经。【功效】消痰结,散瘿瘤。
【临床应用】用于瘿瘤、瘰历等症。本品清热化痰、软坚散结
海藻【性味与归经】苦、咸,寒。入肝、胃、肾经。【功效】消痰结,散瘿瘤。【临床应用】用于痰涎结核,瘿瘤、瘰历等症。海藻功能消痰软坚,为治疗瘿瘤的要药,常配合昆布等应用;此外,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消痰软坚作用,故又多用于治疗痰核瘰历等症。海藻玉壶汤《医宗金鉴》:海藻、昆布、海带、半夏、陈皮、青皮、连翘、贝母、当归、川芎、独活。治瘿瘤。
胖大海【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大肠经。【功效】开肺气,清肺热,润肠通便。【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声哑,咽喉疼痛,痰热咳嗽等症。常与苦桔梗、生甘草、蝉衣、薄荷等药配合应用。2.用于热结便秘等症。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杏仁【性味与归经】甘、苦,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功效】止咳化痰,润肠通便。【临床应用】1.用于咳嗽气喘。杏仁苦泄降气而止咳,故可用于咳嗽、气喘等症,常与麻黄、甘草,或贝母、前胡等配伍应用。2.用于肠燥便秘。本品质润多油,故又有润肠通便之功,应用时可与大麻仁、瓜蒌仁等润肠药配伍。【按语】1.杏仁功能降气止咳,主要用于咳嗽气逆、喘促之症,不论风寒、风热,都可配用。如属风寒咳喘,可与麻黄、甘草等配伍;风热咳嗽,可与桑叶、象贝等配伍。2.苦杏仁与甜杏仁,二药功用不同,在临床应用上一般认为它们的区别是:苦杏仁性属苦泄,长于至喘咳实症;甜杏仁偏于滋润,多用于肺虚久咳。
枇杷叶【性味与归经】苦,平。入肺、胃经。【功效】清肺止咳,和胃降逆。【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息等症。枇杷叶能清泄肺热而化痰下气2.用于呕吐呃逆,口渴等症。
款冬花【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经。【功效】止咳化痰。【临床应用】用于咳嗽气喘,肺虚久咳等症。款冬花有较好的化痰止咳作用,在用治咳喘或久咳之时,往往与紫菀同用,可收消痰下气之效。因其性温,故较宜于寒嗽。
款冬花与紫菀两药功效相近,都能化痰止咳,故在临床应用上常配合同用。但款冬花的止咳作用较强,而袪痰作用较弱;紫菀正好与它相反。
紫菀【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入肺经。【功效】化痰止咳。
【临床应用】用于咳嗽气逆,咯痰不爽,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
紫菀气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故对咳嗽之症,不论外感或内伤,寒嗽或热咳,皆可配用,为化痰止咳要药。紫菀袪痰作用较强,而止咳的力量较弱。它性温而不燥烈,不论肺寒、肺热,只要是咳嗽有痰、咯吐不畅者,不论新病、久病,皆可配用。
百部【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入肺经。【功效】润肺止咳,灭虱杀虫。
【临床应用】1.用于一般咳嗽,久咳不已,百日咳及肺痨咳嗽等症。本品为治肺痨咳嗽的要药,且能用于一般咳嗽,尤以久咳为良,用治顿咳,也有很好疗效。临床常配合紫菀、款冬、黄芩、白芨等同用。2.用于蛲虫病及人、畜的头虱、体虱等。
【按语】1.百部是一味具有抗痨作用的药物2.本品又是一味常用止咳药,不论新咳、久咳、寒咳、热咳,都可应用。
桑白皮【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经。【功效】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咳嗽,喘逆痰多等症。2.用于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桑白皮有利尿消肿作用,用治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白果,甘、苦、涩,性平,有毒。归肺经。具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的功效。生白果有小毒,内服用量宜小,能降浊痰,杀虫。用于疥癣、酒皶、阴虱。炒后可降低毒性,增强收涩之性,长于温肺定喘、缩尿、止带。用于气逆咳喘或久嗽,带下,白浊,肾虚尿频,小儿腹泻。 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的功效。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治疗哮喘的止咳化痰平喘药有哪些
根据药物的不同作用,化痰止咳平喘药可分为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和止咳平喘药3类。
①温化寒痰药。药性温燥,主要用于寒痰犯肺所致的喘咳痰多、色白、质稀,口鼻气冷,或湿痰犯肺、咳嗽痰多、色白成块、舌苔白腻,以及痰湿阻滞经络所引起的关节酸痛、痰核流注、瘰疬,或痰浊上壅、蒙蔽清窍所致中风痰迷、癫痫惊狂等证。常用药有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皂荚、白前、桔梗、旋覆花等。
②清化热痰药。药性寒凉,主要用于热痰壅肺所致的痰多咳喘、痰稠色黄,或燥痰犯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以及痰火上扰的心烦不安、痰迷心窍的中风、癫狂,或痰火凝结、瘿瘤瘰疬痰核等证。常用药有前胡、瓜蒌、浙 贝母、川贝母、天竹黄、竹茹、竹沥、海浮石、海蛤壳、瓦楞子、海藻、昆布、胆南星、黄药子、礞石、胖大海、猪胆汁、罗汉果、木蝴蝶、冬瓜子等。
③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失宣降、痰壅气逆的咳喘证。常用的药物有杏仁、紫苏子、马兜铃、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矮地茶、鼠曲草、洋金花、百部、紫菀、款冬花、白果等。此外,部分药物还可用治痰热急惊、湿热水肿、肠燥便秘等证。
可以快速止咳的药有哪些?
快速止咳药物有复方甘草片、右美沙芬、磷酸可待因、枇杷止咳糖浆、急支糖浆等。复方甘草片兼有中药和西药成分,若合并胃炎、胃溃疡者可能会加重病情,慎用;右美沙芬及其复方制剂酚麻美敏、美酚伪麻等适用于剧烈咳嗽,夜间严重者首选;严重咳嗽者可应用磷酸可待因,镇咳作用强,为处方药,久用可致成瘾。此外应明确引起咳嗽的原发病,针对病因对症治疗,加快症状好转。
拓展资料:
“止咳药”是老百姓常说的口语,全称应是“化痰止咳平喘药”,包括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缓和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以及与痰有关的如瘿瘤瘰疬等症。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治疗症见咳嗽、气喘的多种疾患。
定义:以祛痰、消痰、制止和减轻咳嗽气喘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老百姓简称为:止咳药。
功能:此类药物一般分为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在化痰药中,药性辛而燥者,多有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作用;药性甘苦微寒者,多有清化热痰、润燥化痰的作用。止咳平喘药中,由于药物性味的不同,分别具有宣肺、降肺、泻肺、清肺、润肺、敛肺止咳平喘的作用。部分药物还有散结消肿、熄风定惊、清热利尿、润肠通便等作用。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缓和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或一般咳嗽每多挟痰,痰多亦每致咳嗽。咳嗽、咯痰和喘息往往同时存在,并互为因果,在治疗时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常相互配伍。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以及与痰有关的如瘿瘤瘰疬等证。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治疗症见咳嗽、气喘的多种疾患。
祖国医学所指的痰有两个涵义,一是咯出的痰,是狭义的,多由感受外邪,肺气壅滞,津液不布凝聚而成,或由于脾不健运,水湿凝聚而成,如慢性支气管炎、咽喉部炎症或慢性肺部疾患所引起的咳嗽等。一是指稽留在体内各种各样的痰,这是广义的痰,它包括了许多具有某些特殊病症的痰证,如瘿瘤。这类药物主要有以下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