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中草药名称:薯蓣)(科目:薯蓣科)
【中药概述】
山药为薯蓣科草本植物薯蓣的块茎。甘、平。归脾、肺、肾经。
1.补脾益胃:用于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及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泻腹胀,形体消瘦等,如(小儿启脾丸)、(参苓白术散)。
2.补肺养阴:用于肺虚久咳或虚劳喘嗽等,如(沃雪汤)。
3.强肾固精:用于肾虚不固的遗精、尿频、带下等,如(玉液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缩泉丸)。
【药效鉴别】
山药与白术均为补脾之品。但山药不寒不燥,既可补气,又可养阴,为平补阴阳之品;白术略燥,故又能燥湿利水,且兼固表止汗、安胎之功。
【药理作用】
有促进消化、止泻、祛痰的作用。
【化学成分】
含糖蛋白、淀粉、碘、磷、钙,维生素C、皂甙、粘液质,胆碱、多酚氧化酶、多种氨基酸等。
【用量用法】
9——20g,水煎服,或入剂。
【使用注意】
本品有助湿之弊,故湿盛中满,或有积滞者不宜服用。
【注】山药原名薯蓣,至唐因避代宗(名预)讳改为“薯药”;至宋,又避英宗(名署)讳而改为山药。山药同属四大怀药之一(山药、地黄、牛膝、菊花)。产于河南新乡(过去称“怀庆府”)地区者为佳。
土炒: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增强补肺止泻的功能,脾虚泄泻。
麸炒:增强补气益脾的作用。
本文解释权归中药大全,本文地址://www.24hacrepair.com/post/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