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原名“白颈蚯蚓”。地龙之名始见于《图经本草》。商品分土地龙和广地龙两种。
别名:蚯蚓干。
来源:为环节动物巨蚯蚓参环毛蚯和镐蚯蚓等的干燥虫体。均为野生。
产地:广地龙主产于广东、广西。土地龙主产江苏、山东、河北等省。全国大部地区均有生产。
性状鉴别:
广地龙(参环毛蚓):虫体已纵向剖裂并除去内脏,有的头尾两端未全部剖裂。头端稍尖,尾部钝圆。全体呈长条薄片状,长10~20厘米,宽1~2厘米,厚不足1毫米。多弯曲皱卷。黄棕色或褐色,全体具紧密的横纹(环节纹),前端有一环带,色稍淡,习称“白颈”。体轻略革质,不易碎断。气腥,味微咸。
以条大肉厚,棕褐色,无泥土者为佳。
土地龙(镐蚯蚓):虫体圆柱形,干缩弯曲,长5~10厘米,直径3~5毫米。全体褐色或黄褐色,有紧密的环节纹。体重,腹内含大量泥土,易折断。气腥。
以条粗长,肉厚者者为佳,习惯认为广地龙净肉无泥优于土地龙。
主要成分:含蚯蚓解热硷,为酷氨酸的衍生物;并含蚯蚓素、蚯蚓毒素;水浸液含多种氨内酸;广地龙又含次黄质。有些实验报道谓含地龙B1。
药理作用:清热、镇惊、定喘,其原理为:
(1)解热。有效成分为蚯蚓解热硷。对实验性发热有解热作用,程度比安替比林稍温和。
(2)扩张支气管。通过抗组织胺作用而扩张支气管,有助于定喘。
(3)降压。地龙酊、配地龙B1(为其有效成分)有降血压作用,缓慢而持久,其原理可能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关。
此外,蚯蚓素在动物实验中有溶血作用。广地龙对子宫有兴奋作用,能增强其紧张度引起痉挛性收缩;又对小肠大肠有刺激作用。临床观察还有利尿和活络作用。
炮制:广地龙切咀,土地龙生用。
性味:咸、寒。
归经:入肠、胃、肾经。
功能:清热、镇痉、利尿、解毒。
主治:热病惊狂,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小儿惊风、小便不同;外用涂丹毒漆疮等。
临床应用:
(1)用于治支气管哮喘,取其有扩张支气管作用。有报道,用下方治哮喘,取得一定效果。即:广地龙15g,海螵蛸9g,天竺黄9g,研末,每服1.5g,一天三次,可配其他汤药冲服。
小儿之痉咳,痰鸣声嘶(相当于痉挛性支气管炎),也可用地龙,扩张支气管而缓解痉咳。
(2)用于治高血压病,取其有降压作用。对脉弦、血压持续增高者,可降压和改善症状。常配毛东青、丹参、磁石等。
(3)用于治高热烦躁而有抽搐者,取其有清热解痉作用。其药力虽较蜈蚣、全蝎等为弱,但对症状不甚严重者,仍有一定作用。常配其他清热药同服,方如地龙汤。
(4)用于活络,治中风和跌打损伤后筋络活动不便。
治中风患者,适宜于有烦躁、手足活动障碍、大小便不通畅者,可用地龙,配鸡血藤、菖蒲、络石藤、丹参、磁石、羌活等。中风后遗症,表现肢体瘫痪者可用地龙与黄芪、当归、桃仁、红花、赤芍等配伍。
治跌打损伤患者,如有积淤疼痛,尤其急性腰背损伤疼痛和腰腿疼常配归尾、桃仁、苏木、肉桂等,方如地龙散。
此外,有人用地龙治慢性肾炎而小编不畅者,配通草、菖蒲、牛膝、早莲草、淫羊霍,菟丝子、炙甘草等。
附:(1)地龙经酒洗后,药效有所增强;但镇惊之力仍不及全蝎、蜈蚣;(2)脉虚而便溏者慎用。
用量:内服入汤剂,用6~12g,丸散剂0.4~1.2g。
处方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