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肉桂性味归经及配伍药对
肉桂配附子:肉桂辛甘而热,功能补火助阳、散寒通脉;附子辛热,功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两药相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力强,治肾阳虚衰、脾肾阳衰及里寒重症可用。
黄连。中药肉桂,性味辛热,具有活血通脉,温中散寒,温肾补阳,引火归元的作用。临床上应用肉桂,主要利用的就是它性味辛热的特性,具有补阳的作用,常用来治疗脾肾阳虚,女性寒凝血瘀,肾阳不足等引起的痛经,闭经等。
肉桂的药用功效【性味】味辛、甘,性大热。【归经】肾、脾、心、肝经。
110种中药药对速记,收藏不亏
发散风寒麻桂紫,荆防白羌藁本细;生姜辛夷苍耳子,香薷葱白淡豆鼓。
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仙茅 --- 温肾壮阳,祛寒除湿。阳起石---温肾壮阳。肉苁蓉,锁阳,补肾润肠。核桃仁---补肾温肺,润肠通便。 桃仁不审问肥肠。
中药知识速记口诀有: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荣养卫。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皮类中药口诀:皮类三字属根皮“桑地根皮白牡丹香”名称有“子”,却非种子的果实类药有:“牛郎织女地上会,鹰蛇起舞补骨头”。牛蒡子、桅(织)子、女贞子,地肤子;金樱子、蛇床子、枸杞子、五味子,补骨脂。
常用药对汇集
1、和蛇床子、石楠叶药对相比,药性较缓。 和肉苁蓉、巴戟天药对相比,均有补肾助阳之用。 彼药对温补柔润,此药对温补燥烈。 【蛇床子 石楠叶】 温补肾阳、兴阳道,适用于肾阳不足之男子阳萎、女子宫寒不孕证。
2、辛智科教授治疗脾胃病,组方用药,喜用药对,并对其体会颇深,应用娴熟,疗效显著,现将常用的药对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黄连 吴茱萸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名为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左金丸有清泻肝火、和胃降逆制酸之功效。
3、第一类: 用两种相对的性质和不同气味、不同功能的药物结合,如气与血,寒与热,补与泻,散与收,升与降,辛与苦等,在相反相成中,改变其本来的功效或取得另一种新的效果。这类最有意义。
4、蝉蜕、胖大海 蝉蜕气清质轻,长于凉散风热,疏利咽喉;胖大海开肺气、清痰热、利肺治喑,二药皆味甘、性寒,入肺经,为临床开音要药。
经典中药配伍药对口诀,常见中药分类、性味、功效汇总
1、小蓟凉血兼消痈,血淋尿血尤多用。地榆收敛性寒凉,下焦出血及烫伤。三七化瘀善止血,内外出血痛伤跌。茜草凉血化瘀血,通经疗伤止出血。蒲黄化瘀止血好,血淋心腹痛尤妙。白芨止血靠收敛,咳吐呕血及皲裂。炮姜味涩善治中,阳虚出血寒泻痛。
2、郁金味苦,破血生肌,血淋溺血,郁结能舒。 11金银花甘,疗痈无对,未成则散,已成则溃。 11漏芦性温,祛恶疮毒,补血排脓,生肌长肉。 1藜芦味苦,疗疮瘙痒,白癜头疮,翳除目朗。
3、发散风寒麻桂紫,荆防白羌藁本细;生姜辛夷苍耳子,香薷葱白淡豆鼓。
慢性肾病中药药对
(3)加减败毒散 [主治]可清利湿热,宣通气机。适用于慢性肾炎见体倦乏力,易外感,头晕,腰酸腿软,纳呆,眠差,尿量少而色黄者。
茅根为最佳的利尿药。用鲜茅根60克(干的30克)煎汤频服。适宜于水肿、血尿患者。可用于急性肾炎风热郁肺、湿毒蕴结型。热毒肉攻、灼伤阴血型及慢性肾炎之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型。冬瓜 冬瓜500克,煮汤3大碗,分3次服。
黄芪鱼腥草治慢性肾炎 【功能主治】 补肾 健脾, 清热 解毒,活血化瘀。主治慢性肾炎。证见颜面下肢浮肿,气短喘促,神疲乏力,腰部酸痛,食欲不振,少尿。舌质淡暗,苔薄白或微有黄腻。
主治 脾虚湿热型急性肾炎。处 方 3 处方 黄芪 30 克,生薏苡仁、炙龟版各 60 克。用法 每日1 剂,水煎分早晚服。主治 慢性肾炎水肿偏于阴虚阳亢者。处 方4 处方 黄芪 30 克,益母草 9克。
人参药对(5)-人参配白芍之方剂介绍
1、《温热暑疫全书》卷二 1 组成 人参2钱5分,白术(蒸,炒)1钱5分,白茯苓1钱5分,白芍药1钱5分,生姜3片,大枣3枚(去核),干姜1钱,附子(炮)1钱,甘草1钱(炙)。
2、【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各30g 【用法】上药包括人参在内研末。每服9g,水一碗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大半碗,去滓,不拘时口服。【功效】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
3、补养气血,除烦安神。这方子不像是现在的方子,要是抓药的话,把后边几味药的剂量乘以四,人参改成党参加量,丹砂末不能长期用,一付大概三十块。
4、【人参 - 白术】人参、白术伍用,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 主治脾胃气虚诸证。后世以补气健脾为主的许多方剂中都含 有此药对。人参甘温,大补元气,尤善补脾肺之气。白术苦温健 脾燥湿。
5、气短喘促,少气乏力,体质虚弱。 3.益阴生津 治疗津气两伤、热病汗后伤津耗气。白芍、当归、熟地、川芎合在一起是四物汤,是一个著名的补血方剂,黄芪和人参是用来补气生血的。
6、人参养荣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4服。水2钟,加大枣1枚,煎至8分,去滓,食前服。再以2滓并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