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图片_紫菀的功效与作用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子菀、小辫儿(安国)。
来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均为栽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1.5米。具不规则的块状根茎,簇生多数细根、灰紫色,基生叶丛生,长椭圆形,边缘具锯齿状,两面疏生小刚毛,叶基部渐狭延长成翼状的叶柄茎生叶生近无柄。茎直立,单一,直径约1厘米,上部有分枝。头状花序成复伞房状,花两色,外围为一轮舌状花,花冠兰紫色,长1.5~1.8厘米,中心为管状花,花冠黄色,长约6毫米,瘦果扁平,倒卵形,长约3毫米,具白色冠毛。
产地:生产于河北安国、安徽毫县。
性状鉴别:根茎为不规则的疙瘩块状,长约2~6厘米,直径约1.5~3厘米。顶端有茎基及叶柄的残留,其下簇生许多细根,形如马尾或编成辫状。根长约5~15毫米,直径1~2毫米表面淡紫色或紫棕色,具纵皱纹,断面淡黄白色,质稍柔软,气微,味甜。以根多而长,棕紫色,去净地上茎无泥土者为佳。
功效与作用:传统经验认为能止咳化痰,现代实验证实能显著地增加呼吸道腺体的分泌,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这可能与其所含的紫菀皂甙有关。但一般认为镇咳作用不明显(也有实验谓紫菀彤有镇咳作用)。此外,有些实验还没证实紫菀有抗结核的作用。能抑制人型及牛型结核杆菌,且对动物有保护作用。另体外试验对大肠杆菌,宋农痢疾杆菌和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槲皮素有利尿作用。紫菀皂甙有很强的利尿作用。
炮制:切嘴生用或蜜制。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肺经。
功能:润肺下其,消痰止咳。
主治:风寒咳嗽、气喘痰多、肺虚久咳咯血。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慢性咳嗽,尤其寒咳,有痰道壅塞,咳吐不爽,或痰中带血(例如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病之咳嗽),配百部、桔梗、荆芥等,方如止嗽散。如慢性咳嗽而偏于劳热,设置咳吐脓血,则需配养阴清热药如天冬、黄芩、桑白皮之类,方如紫菀汤。
使用注意:本品并非润药,故凡肺阴不足,虚火上炎者慎用,必须用时,只能在滋阴重剂内酌加少许紫菀配伍。
用量:4.5~9g。
处方举例:止嗽散(《医血心悟》):紫菀9g,前胡6g,荆芥6g,百部6g,白前6g,桔梗3g,甘草3g,水煎服。
紫菀汤(王海藏方):炙紫菀9g,黄芩4.5g,天冬9g,桑白皮9g,杏仁6g,桔梗6g,阿胶珠6g(溶化),川贝6g,知母6g,党参6g,五味子12粒,甘草1.5g,水煎服。
注:除以上紫菀外,有些地区使用菊科植物橐吾属十多种植物的根及根茎作紫菀用,如肾叶橐吾、大叶橐吾等,习称山紫菀或土紫菀其中以肾叶橐吾使用的地区较广。本品在全国分布很广,多自产自销。它与紫菀的不同点为:根较细,直径约1毫米,体稍轻,质略硬脆,表皮褐色或黄棕色。断面中间淡黄色细木质心。有特异香气,味淡辛辣有刺舌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