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艾叶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经常 泡脚 有利于身体 健康 ,能活血化瘀,促进 血液 循环,提高睡眠质量,如果是用艾叶和红花这两种药材来泡脚会有哪些 功效作用 呢?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红花艾叶泡脚的功效与作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花艾叶泡脚的功效作用
1、有活血化淤、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
2、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和增强免疫等功能。
3、其中,艾叶属于凉性的草药,还可以用来祛除 脚气 和脚癣。
4、红花艾叶泡脚还能去寒凉,祛湿,通经络。
5、可以缓解膝关节疼痛,排除毒素,对腰腿疼、膝关节疼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特别是在冬天里用红花艾叶泡脚的好处有很多。用红花艾叶泡脚有很好的 保健 效果,既温暖全身,还对睡眠有益。而且这些材料在 中药 房都很容易买到,价格也很亲民呢。
红花艾叶泡脚的方法
先把50克左右的红花和艾叶等放入纱布袋包好并捆紧,放到锅里加水,先用大火煮开,然后小火煮5至10分钟,取汁即可。将药汁兑在温度在40℃或50℃的热水里,然后泡上半个小时就可以了。一次熬制的药汁可以泡2至3天,用容器装好,不必天天更换。
一般500克的艾草350元左右,500克红花665元左右。通常20克即可用一个月。每天泡脚的花费仅有一块多。红花艾叶泡脚功效强大,又很实惠。
红花艾叶泡脚的配方中还可以加入其它的中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比如有高 血压 的人,可以加入适量的夏枯草、钩藤。如果有体寒、怕冷等症状,可以加入有温通作用的干姜、桑枝。其它如白芍、益母草、当归、苏木、泽兰、伸筋草、黄芩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用红花艾叶泡脚时,可以把药材磨成粉末,这样效果更佳。使用木质盆也可以增加药效。每次泡脚时间最好在30分钟左右,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
冬季泡脚的禁忌
太饱太饿时不宜泡脚
因为此时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 头晕 不适的情况,还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有特殊 疾病 的患者不宜泡脚
心脏病 、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因为这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导致心脏、 大脑 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糖尿病 患者要留意水温高低
因为这类患者末梢 神经 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 烫伤 ,从而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儿童 不宜泡脚
儿童是“纯阳之体”,就容易发热,爱 上火 。如果再用较热的水泡脚、发汗,会热上加热。特别是婴幼儿,对温度的感觉和大人不一样,大人觉得水温稍热,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烫了。但他们又不太会表达,所以很容易烫伤柔嫩的皮肤。所以不建议婴幼儿用热水泡脚。每天用温水把小脚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女性经期别乱用中药泡脚
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 痛经 等症状。
猜你感 兴趣 :
1. 艾叶煮水的功效与作用
2. 艾叶的功效作用禁忌好处有哪些
3. 艾草煲鸡汤的功效和作用
4. 乾隆皇帝泡脚养生之道
5. 秋天用什么泡脚好
红艾草的功效与食用方法是什么?
1、用于皮炎、湿疹等皮肤病的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艾叶中含有一定的挥发油成分,有抗病毒和杀菌的作用。
做法:取新鲜艾叶30~50克,用汤锅煮水十分钟左右,然后用毛巾蘸取艾叶水外敷皮炎湿疹的地方。还可以在澡盆中用沸水泡艾叶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
2、艾叶和生姜一起煮水,用于缓解疼痛类疾病的治疗,例如胃痛、痛经,产后受寒腹痛或老人脐痛腹冷痛者。寒湿泻痢不止者,可与干姜同煎。
做法:取新鲜艾叶30~50克,加入鲜生姜一起煮水,后加入少量红糖,少量多次饮用。
3、艾叶煮鸡蛋,主要功效是温经止痛,散寒止血。艾叶煮鸡蛋主要对应的治疗的症状有胎动不安,腹中冷痛和痛经。
材料:艾叶25克,鸡蛋2个,红糖25克。
做法:将艾叶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停火,过滤,收取药液备用;红糖切成屑;鸡蛋煮熟、去皮。最后将熟鸡蛋放入锅内,在放入鸡蛋之前在锅里加入艾叶药液和红糖,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8分钟即成。
扩展资料
艾适生性强,喜阳光、耐干旱、较耐寒,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土壤为佳,肥沃、松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及黏壤土生长良好。
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应选择丘陵等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进行合理布局,坡地和平地均可种植,也可以在房前屋后、田间边角地种植。但是作为食药用的艾,栽培中除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艾原料的质量安全及其药效。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艾叶应该怎么吃?为你介绍新鲜艾叶的食用方法
红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艾草多年生草本,揉之有香气;叶子羽状分裂,背面有白丝绒毛;对祛湿消毒、止血驱寒、镇静安神都有良好的效果,另外艾叶也可以驱赶蚊虫。
一、艾叶的功效和作用:
1、祛湿消毒:艾叶自身所含有的特殊物质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艾叶虽然具有祛湿消毒的功效,但治疗湿疹效果一般,不太明显,用艾叶对治疗湿疹只是一个表面了。
2、止血驱寒:艾叶是一种温补性食物,食用艾叶能够起到驱寒的功效。别外,艾叶对女孩子的温经止血的效果也有很大的益处。
3、镇静安神:我们大家常用艾叶来泡脚能够起到活血的效果,还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并能够提高睡眠质量哦。
4、驱赶蚊虫:艾叶本身附带着一种特殊的香味,能够使蚊虫非常害怕,夏天在皮肤抹点艾叶水能够起到驱赶蚊虫的效果。
二、艾叶的禁忌。
1,用艾草叶泡脚的话需要注意频率,一周2到3次即可;
2,阴虚血热者人群需慎用;
3,血燥生热,阴虚火旺,及宿有失血病者禁用;
扩展资料: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叶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中医名著《伤寒论》、《金匮要略》附方中有两个用艾的处方:胶艾汤和柏叶汤。
前者为治经寒不调或胞阻胞漏、宫冷不孕症,取艾叶之暖宫止血作用;后方主治出血不止,此二方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常用之方。艾用于灸法医病的历史同样很早。在《五十二病方》、《灵枢经》中都有关于艾灸的记载。
据专家介绍,近年来对艾叶的研究更趋深入,在化学成分方面发现艾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
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在临床应用方面,艾叶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崩漏、痛经,治疗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结核、感冒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食“艾”好时节 三月艾草的食用良方
艾叶功效、作用跟食用方法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下吧。艾草具有苦燥辛散,能够温经脉、理气血、止冷痛、逐寒湿等多种功效,为妇科的良药。常用于治疗经寒不调、脘腹冷痛、宫冷不孕等症,例如艾附暖宫丸。艾草还可用来治疗崩漏带下、虚寒性过多、妊娠胎漏的症状,比如胶艾汤。熬汤外洗对治疗湿疮疥癣,祛湿止痒有非常好的效果。
一、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1、冲任虚寒,月经不调,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与香附、吴茱萸、当归、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养血调经。
2、产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脐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于脐部。
3、寒湿泻痢不止者,可与干姜同煎。
4、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则须与黄连、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热行气止痛。
二、艾叶的性味归经
艾叶温;苦、辛;归肝、脾、肾经;小毒。
三、艾叶的用法用量及禁忌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或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禁忌:阴虚血热者慎服。
四、艾叶的食用 方法
(一)、艾叶姜蛋
材料:鸡蛋150克,姜15克,艾叶9克
做法:
1、把生姜、艾叶、鸡蛋放入沙锅内,加水煎。
2、蛋熟后去壳取蛋,再放入锅内煮片刻。去药渣。
养生功效:
1、温通经脉,散寒化瘀。
2、适用于血寒月经后期,症见月经延后,色黯红而量少,小腹疼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沉等。
(二)、黄芪牛肉汤
材料:牛肉(瘦)1000克,黄芪12克,当归8克,党参12克,白术8克,升麻3克,柴胡3克,艾叶8克,樗白皮8克
做法:
1、将当归、白术、柴胡、升麻、黄芪、党参、陈皮、樗白皮、炙草去净灰渣;
2、经过加工装于双层纱布袋内封住口;
3、牛肉洗净,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
4、姜、葱洗净;
5、沙锅置大火上,倒入鲜汤2000克,放入鸡骨架,加入牛肉块、中药包煮沸,撇去浮沫;
6、加姜、葱、料酒,移至小火上炖熟透;
7、拣去中药包、姜、葱、鸡骨架;
8、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葱花即成。
养生功效:
1、黄芪牛肉汤,以牛肉为主料,配以多味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的中药,共成补脾胃,益气升阳之剂;
2、适用于久泻久痢、脾胃亏虚、中气下陷所致脱肛、泻痢不止等症;
3、黄牛肉性温,有痰火、热病、湿热者少食。
(三)、淮杞炖羊头
材料:羊头肉4000克,艾叶50克,山药40克,白芷25克,枸杞子30克,火腿50克,荸荠100克,陈皮2克
做法:
1、砍片、煲熟:羊头皮面用火燎去绒毛后,放入温水内刮净毛桩杂质,一砍两片,取出羊脑,洗净血水,放入锅内加入麦草、鸡蛋壳、艾草、清水煲熟后取出洗净,倒去污水。
2、炖酥:将洗净的羊头再放入锅内,加入清水、淮山药、杞子、白芷、陈皮、火腿、荸荠肉,用大火烧开,撇去泡沫、浮油,即转用文火,将羊头煲酥后取出,拆去骨头,将皮肉切成块装盘。
3、蒸制:将荸荠肉、火腿先放炖盘内,后将切成块的羊头放在荸荠上。淮山药、杞子洗净后放在面上,加入原汤、上汤,加盖上笼蒸1小时左右取出,放入盐、味精、原盅上席即成。
(四)、菟丝炖鹌鹑
材料:鹌鹑肉500克,菟丝子15克,川芎10克,艾叶30克
做法:
1、将菟丝子、川芎和艾叶洗净,加三碗清水煎至一碗后,用纱布滤出汁液,待用。
2、将鹌鹑去毛及内脏,经开水烫一下,控干后放入碗中与汁液一起上笼蒸熟。
养生功效:
1、补虚壮体,平日常食用可以增强体质,对女性子宫寒凉,久不受孕有一定疗效。
2、鹌鹑:补五脏,益中气,清利湿热,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尤其适合孕产妇食用。
(五)泽兰艾叶茶
材料:泽兰9克,艾叶6克,赤砂糖30克
做法:将泽兰叶、艾叶、红糖水煎。
养生功效:温经止痛,适用于由瘀湿导致的痛经。
(六)、归升牛肚汤
材料:牛肚800克,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柴胡10克,半夏10克,木香10克,艾叶6克,砂仁6克,陈皮9克,茯苓12克,枣(干)15克
做法:
1、将黄芪、白术、柴胡、木香、砂仁、茯苓、党参、当归、法半夏、炙草、陈皮去净灰渣;
2、经过加工后,加清水煎成汁,澄清去沉淀;
3、牛肚刮洗干净,加精盐、醋反复揉洗干净,入沸水中氽一下;
4、放入水中漂洗一次,切成长6厘米、宽3厘米的条形;
5、砂锅置大火上,放入猪骨几块垫锅底;
6、放入牛肚条,加鲜汤,煮沸后撇去浮沫;
7、加入姜、葱、大枣、花椒、料酒,移至小火上炖熟透;
8、拣去姜、葱、花椒、猪骨等;
9、加入胡椒粉、味精、精盐调好味即成。
养生功效:
1、归升牛肚汤以牛肚为主料,配以多味补脾益气的中药,共奏温补脾胃,补羊气血,除湿化饮之效;
2、适用于脾胃阳虚、胃下垂或痰湿水滞聚于胃中所致嗳气、恶心、气短、脉弱等症。
3、有湿热、痰火热病者忌食。
红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红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红艾草的功效与作用,相信大家都对这种食物的功效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这种药材不敢说包治百病,很多人对它的功效禁忌都还不甚清楚,特别适合养胃、养肺的人食用,下面我带你了解它,红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红艾草的功效与作用1
(一)艾叶草的营养成分
当代药理学发觉,艾草叶挥发油成分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别的有α-侧柏树酮、倍半萜烯醇以及酯。吹干叶含矿物10.13%,人体脂肪2.59%,蛋白 25.85%,及其维生素D、B1、B2、C等。灸用艾草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叫法。
艾叶草茯苓功效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述:艾以叶当药,温性、味道微苦、无毒性、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血气、逐寒湿、活血养胎等作用,亦常见于中医针灸。故又被称作“医草”,中国台湾正时兴的“草药浴”,大多数便是采用艾叶草。
(二)艾草的功效
艾叶草苦燥辛散,能理血气、温经络、逐湿寒、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失调,宫冷不孕症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活血,能用治阴虚内热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怀孕胎漏,如胶艾汤。本产品捣绒,做成艾灸贴、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疼,温煦血气。煎汤外洗能冶疗湿疮疥癣,去湿气消痒。
有关艾草叶的特性,《本草》载:“艾草叶能灸万病。”《本草从新》说:“艾草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血气,逐湿寒,暖孑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万病。”表明用艾草叶作施灸原材料,有舒筋活血,去除阴翳,消肿消结,回阳救逆等功效。
(三)艾草的作用
艾草叶预防瘟疫现有数千年的历史时间,中草药材能够因地制宜,且现代科学的药理学研究表明艾草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药物,它对许多病毒和细菌都是有抑止和破坏力功效,对呼吸道病症有一定的预防功效。艾草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防疫法。
艾叶草,别名家艾、艾草。它的茎、叶都带有挥发物芳香油,造成独特的芬芳,可驱蚊虫、虫蚁,净化室内空气。中医药学常常以艾当药,言之有理血气、暖孑宫、祛湿寒的'作用。针灸里边的艾灸疗法,把艾草叶生产加工成的“艾绒”放到穴位上开展烧灼来看病。
红艾草的功效与作用2
艾草应该有清热解毒和凉血的功效,一般可用于热症或者是一些钉毒等疾病。
主根1条,纤细,微弯曲,长约9cm~12cm,棕黄色,有纵皱纹,具须根多数。茎圆柱形,绿褐色,基部常紫褐色,有纵向顺直纹理及叶片脱落后的疤痕,折断面淡绿色,边缘有纤维,中央髓部疏松。
叶互生,皱缩,有的破碎,完整者展开似艾叶但较长,线状披针形或3~5深裂,上表面棕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密或疏生白色茸毛。质脆易断。枝梢具黄色小花,多数密集组成狭长的复总状花序。气微芳香,味淡。
扩展资料:
植株具清香气味。主根不明显或稍明显,具多数侧根与纤维状须根;很状茎稍粗,直立或斜向上,直径4-10毫米,有匍匐地下茎。
茎少数或单,高60-150厘米,初时绿褐色,后为紫红色,无毛,有明显纵棱,下部通常半木质化,上部有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枝长6-10(-12)厘米,稀更长,斜向上。
我国除华南地区及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蒙古、朝鲜、俄罗斯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