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盗汗中医秘方
中医治疗:
中医在对患者看诊后,会根据具体的病因和病症进行个体化、针对性治疗。根据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盗汗情况,采用不同的中药配方,根据患者体质,以养阴清热、使热内消、清肝泄热,化湿和营等治疗原则来对盗汗患者进行调理。中医分自汗、盗汗两种, 对于自汗、盗汗的辨证,应着重辨别阴阳虚实,一般来说,多汗证以属虚者为多。
肺卫不固 益气固表
营卫失调 调和营卫
气阴亏糜 益气养阴
湿热泻脾 清热泻脾
康复治疗:
1.食疗方大枣50g,浮小麦50g,水煎,吃枣喝汤,每日2剂。
2. 止汗药饼 药物组成:五倍子、煅龙骨各等份。功用:敛肺降火,收汗止渴。用法:将五倍子、龙骨共研细末,瓶装备用。需用时取药末5g,用醋调成一药饼,置脐部,用胶布封贴,每晚睡前用,日间剥去,连用15天。
本方适宜于小儿盗汗。小儿喂药困难,惧怕打针,内治给药很不方便:况且西药不良反应较多。
3.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劳累过度
4.加强饮食调理 可适当多吃鱼、甲鱼、燕麦、浮小麦等。尽量少吃辛辣食物。
多汗,吃什么中药调理?
有很多人在很凉快的天气也会出现汗多的现象,不感到热但是流很多汗,其实这是一种中医病症,中医认为这是属于虚汗、盗汗,在治疗的时候也需要用中药来解决,有很多中药有止汗的效果,如黄芪、白术、五味子、浮小麦等。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不出汗是不正常的,但是出汗过多也是不正常的,特别是在没有运动、天气凉快的时候出汗,更加不正常了,还有些人睡觉的时候会出很多汗,这些都是属于虚汗、盗汗的问题,中医认为是一种病症,可以选择有止汗作用的中药来改善,下面推荐几种止汗的中药。
1、浮小麦:这种中药性味甘凉,入心经,有很好的止汗作用,可以治疗虚热引起的出汗过多,是清虚热药的中药。可以直接用浮小麦煎水服用。
2、糯稻根:糯稻根性味甘平,入肺、肾经。有滋阴、清热、止汗的作用。它是一种固表止汗的中药。可直接煎汤服用,阴虚盗汗的患者可以用它搭配黑枣、红糖煎水饮用。
3、麻黄根:这种中药性平味甘涩淡,入肺,心经。有降压、固表、止汗的作用,是收敛性止汗药物。虚汗淋漓可以用麻黄根、黄芪制作成药丸,每天用浮小麦煎水送服。
4、红芪:红芪和黄芪是不一样的,它性味温甘。入肺、脾经。有补气、止汗、利尿、养阳等作用,属于收敛性止汗中药。对气虚疲乏,少食稀便,表虚自汗,气虚水肿有很好的疗效。
5、酸枣仁:这种中药性味平甘,入心、脾经,有止汗、养心、养神的作用。对心虚失养引起的多汗症有很好的疗效。也可以治疗心悸、健忘、失眠、睡眠中出汗等病症。
6、五味子:五味子性温味甜酸,有收敛、固涩、补气、生津的作用,五味子味酸能止汗生津;味甜能补气,常用于治疗气津两伤引起的多汗、口渴、困倦和虚弱。
上面这些就是有止汗作用的中药,通过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疗效,虽然都是止汗的,但是治疗的病症是不一样的,患者最好是经过中医辨证再选择合适自己的使用,治疗汗多最好方法是先找出原因,许多疾病会导致出汗。
总是汗出不止?中医给你一个药方,4味中药,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你是否有这种情况,在健身房中经常汗如雨下,流很多汗。有些朋友认为这是好事,说出汗其实就是在排毒,对于正常的出汗这样说是没错。但是从中医角度来说,出汗太多或者不正常的出汗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中医里认为,汗的生成来自阴液,这里更多是指津液,而津液就是用来滋养身体的五脏六腑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的汗液,它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保护膜,使我们身体看起来滋润有光泽。而若因外邪引起身体大量出汗,就会导致津液过度耗伤,从而伤及阴液。
而且中医还认为汗血同源,身体中的汗液和血液是相互转换的,而大量出汗就会伤及阴液,间接影响血的生成,造成阴血不足,并且汗为心之液,因此这里伤的血还是心血,当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就会出现心慌心悸的情况,这应该怎么办?
今天沈医生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敛阴止汗、益气固表方子,名叫牡蛎散,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煅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这四味中药组成。
方中煅牡蛎为君药,我们之前不是说,当出汗太多就会导致津液过度耗伤,从而伤及阴液,而对于这种情况就可以用煅牡蛎的收敛、收摄的能力,来敛住津液,减少汗液的产生。
黄芪为臣药,对于外邪侵入,致使卫气不固,引起出汗的情况,就可以用黄芪来益气、固表止汗。从而改善多汗、汗液失调的问题。
麻黄根为佐药,麻黄根就是麻黄的根部,中医李时珍认为麻黄根是止汗的良药,对于自汗、盗汗、阴汗等情况都适用。
浮小麦为使药,味甘性凉,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浮小麦可以益气除热,对于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等情况,有不错的效果。另外,浮小麦还可以养心阴。
总之,这四味中药合用,可以敛阴止汗、益气固表,对于经常出汗、心慌心悸等情况的人群很是适用,大家学会了吗?不过还是提醒大家一定要找中医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