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清热解毒药

熊胆的功效与作用_熊胆图片

时间:2016-08-05 17:28: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熊胆

熊胆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唐本草》。

别名:狗熊胆,黑瞎子胆。

来源:为食肉目熊科动物,棕熊、黑熊的干燥胆囊、内含胆膏或干燥胆仁。

产地: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四川、青海、陕西、湖北等省较大的山林地区。

概述:熊胆,因产地加工习惯不同,以及狩猎季节不同,干燥后的胆膏或胆仁的色泽也不同。在市场上习惯分东胆(吊胆,主产于东北),金胆,菜胆,墨胆(扁胆,主产于西北、西南)。鉴别熊胆,外观形色不是主依据。关键在于胆仁、胆膏的色味等特点。 东胆、多呈囊状(烟袋荷包状)长约10~15厘米。胆嘴被束起。胆仁胆膏沉积干固于底部,下端呈钝圆形或半圆形。中段胆皮空虚皱褶。胆皮,黑褐色显光泽。囊内胆仁多呈稠膏状(俗称油胆)。颜色多乌黑色或菜青色,少有黄色。 金胆、胆囊多呈刀形或不规则的扁圆片状。长约10~15厘米,宽约5~10里面,厚约0.2~1厘米,薄者对光照呈半透明体。胆皮乌黑色或褐色。表面光滑或代有加工压扁时使用的器具的印痕。胆仁多呈块状黄色,质松脆易压碎,碎断粒显玻璃样光泽。

菜胆,胆仁菜青色,余与金胆同。

墨胆,胆仁包黑色,余与金胆同。

熊胆除在外形内色上有以上区别外,它的主要共同点是必须具有特异的熊腥味(狗腥味)。味极苦扩散性强。取胆仁少许涂于舌尖,味苦可扩散至喉咙。以细碎胆仁投入水中,立即溶出黄色色素,呈线状下沉而不散乱。如水面浮有微尘,可见驱尘现象或出现胆仁在水面上飞速旋转现象。把墨汁涂于玻璃片上再放胆仁碎粉于墨汁之上,可显分墨现象。反取胆仁碎末以火烧之起泡而无腥臭。

主要成分:含熊脱氧胆酸。此处并含胆甾醇和胆色素等。

药理作用:清热、消炎、镇痛、镇静。

炮制:剥去胆皮,取用胆仁,生用。多入丸散,不入汤剂。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胆、心经。

功能: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主治:目赤翳膜,热病惊痫,小儿惊风,恶疮痈肿等症。

临床应用

(1)用于清热止痉、镇静。凡因传染病所致的高热抽搐,或烧伤,枪伤后热盛、诡语,可用熊胆0.6~0.9g内服。小儿急惊风,取熊胆0.15g也有助于止抽搐。

(2)用于消炎解毒。近年来在治疗重症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肝昏迷,用熊胆0.3~0.6g,用茵陈煎药冲服。

此外,熊胆还可外用治痈肿。例如外搽疮疖可消肿痛;急性咽炎、口腔溃疡,用熊胆外搽可以消炎。

(3)用于眼科,作用仍为消炎,眼结膜炎,或肿痛,或有翳膜,用熊胆配冰片(熊胆散),水化后点痛处可止痛并帮助退翳。犹又如新生儿生后有结膜炎症,流眼水,眼不能睁开,可用熊胆2厘~3厘煎水洗眼,或用熊胆少许开水融化点眼,一日数次,眼即开。

(4)用于止痛。熊胆外擦带状疱疹,可以止痛;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剧烈疼痛、外伤肿痛和胆绞痛,可内服熊胆以助镇痛。

近年来,熊胆也试用于治疗小儿急性肾炎引起的高血压,初步观察有一定降压作用。

使用注意:熊胆虽有上述作用,胆价值昂贵,不要轻易使用,只在万不得已时才用。治痈肿和眼病,一般不必用熊胆。

用量:内服消炎、镇痛,0.6~2.4g;只作散剂或入丸剂用,不入汤剂。外用消炎退肿,2厘~3厘。

处方举例:熊胆散(寿域方):熊胆2厘(厘是以前计量单位,1斤是16两,1两是31.25克。 1厘是0.03125克),冰片2厘,水化后点痛处(眼部发炎、痔疮发炎所致肿痛均可用)。

注:熊胆为贵重商品,过去往往有用其它胆伪充者,应注意区分。市场上多见的胆有牛、羊、猪等家畜胆。外形略同于熊胆,胆依据我们现有的牛、羊、猪的胆仁与熊胆有同有异。如胆能驱尘、能分墨、能溶解出黄绿色色素,胆味苦,这都是动物胆的共同点。胆也有不同之处如牛、羊、猪的胆仁多为菜绿色,而很少有黑黄两种。猪胆仁少或无玻璃样光泽,味苦而无狗腥气,扩散性不及熊胆,涂于舌上只表现局部苦味感。牛、羊胆有玻璃样光泽。但少涂于舌尖上显甜味而不苦,多涂始苦。扩散性更小。均无狗腥气。而羊胆仁则带有羊膻气。在溶解于水的实验中,以现有的熊、牛、羊、猪胆仁同时投入于带水静止玻璃杯中,熊胆溶解较快,放出色素较多,无不溶物或少有不溶物。牛羊胆仁溶解很慢,放出色素较少,而不溶物几乎和沉水时相同,变为类白色絮状物。猪胆仁,溶解情况慢于熊胆,快于牛羊胆,溶出色素也多于牛、羊胆,而少于熊胆仁,不溶物也少于牛、羊胆仁。取牛、羊、猪胆碎末少许用火烧之起泡后产生烧骨胶的臭味。这些情况仅限于现有样品试验,还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关于熊胆的品质优劣问题,目前尚有争议,习惯认为黄色的金胆最好,菜绿色的菜胆稍次,黑色的墨胆最次。但东胆多墨色,其价值反高于金胆一倍以上。究竟谁优谁劣还待进一步研究。

关于熊胆,金、菜、墨三色的形成,目前也说法不一。根据接触到的各地所产的熊胆进行分析,认为胆色的变化主要是随着色素的增减所造成的。胆色素的增减又是和熊的生活、活动、饮食情况分不开的。胆汁生成与肝脏,伫于胆囊,用于消化。胆囊内的胆汁有入有出。无冬眠习性的动物的胆色绝大多数为黄绿色,如牛羊猪胆。而熊和一般动物不同,它有冬眠的习性,在寒冬季节它居洞中不食不动,东北地区严寒季节较长,狩猎者多有熊冬眠期间猎取,生产的东胆大部都为黑色。由此看出,冬季熊不食不动,胆汁很少向外分泌,而色素则不断增加,因而形成墨胆。西南地区四川云贵等省气候比较温和,为了保护农产品生产,在夏秋两季为猎熊旺季,熊在这些地区可不冬眠而越冬或眠期较短,因而西南地区的熊胆则金菜墨并重。由此分析熊多动多食时期胆囊中的胆汁出入流转较大,色素较淡呈黄色,这时猎取的胆应属于金胆。少食,少动时期胆汁中的色素增多于出,故呈菜色。冬眠时期不食不动,胆汁中色素增多而很少向外分泌,故呈墨色。究竟含色素高者好,还是含色素少者好,必须要探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