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七星剑有多长
吴三桂重建真武铜殿后,铸了一口“七星宝剑”悬挂在铜殿内,这就是碑记中所载真武“慧剑高悬,常伏魔而制怪”。吴三桂又将其使用过的一把木柄大刀,重12斤(6公斤)留在太和宫,以炫耀其武威。
(来源:百度百科)
金殿两边有配殿,配殿里有“吴三桂陈圆圆展览馆”和“吴三桂大刀和真武七星剑展室”。
大刀:吴三桂用过的大刀,此刀总长2米,刃尖如锥,双龙护刃,重达十二公斤。
七星宝剑:铸于康熙十年(1671年),剑身两面镶有七颗铜星,原悬真武殿内,慧剑高悬,常伏魔制怪。真武披发仗剑,七星剑是铜殿中真武帝君的镇山法宝。
人生悲歌《圆圆曲》: 在“吴三桂陈圆圆展览馆”里介绍吴三桂和陈圆圆的轶事,有李自成夺了吴三桂爱姬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李自成败走秦川的连环画。
鸣凤山顶莲花池中伫立着陈圆圆雕像,对面的墙上有吴伟业著名的《圆圆曲》。此诗以陈圆圆与吴三桂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为线索,展现出一幅明清之际的广阔社会画卷。全诗规模宏大,人物身世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交织融会,既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又反映了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
(资料摘自:)
以下是引用dawenjiuba 在第24楼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乌鸦飞翔 在第2楼的发言:
昆明金殿有吴三桂的大刀,按那个估计,他得有阿凡达那么高了。
兄弟,我在上初中时,我的个头刚好有吴三桂那把大刀那么高。我在那个时候极其有幸地亲手舞过那把大刀,过瘾极了。
你说的应该是吴三桂的七星剑,和他的大刀一样高,那根本不是真用来当剑使的。
吴三桂的七星剑,和他的大刀一样高(在上初中时,个头刚好有吴三桂那把大刀那么高。往大了估计算1.7~2M),那根本不是真用来当剑使的。
估计那把七星剑也有可能跟斩马刀是一个路数用法的~斩马刀还有近三米的呢~也是实战用的哦
(资料来源:)
尽力了!望采纳!甚至放大了百度图片七星剑陈列的馆里的简介都看不清说有多长。
七星宝剑一把,有收藏价值吗?
从剑的型制来看,应该晚清时期的,属于冷兵器收藏。有一定收藏价值。市场参考价1000元左右,仅供参考。
清代的七星剑现茌一值多少
此物品剑身无残缺,剑身七星点完好,剑刃锋利。
剑鞘鲨鱼皮失落,后缠裹
///价格----《2800元低于-2000您就免开尊口》
清朝七星宝剑
龙泉剑又名“七星剑”,传秦溪山旁有古井七口,排列形似北斗星座,故名。龙泉剑坚韧、锋利,刚柔并寓,能伸能曲,可舞可刺,造型美观。它可将六枚铜板,叠合一起,一劈为二而剑刃不卷。一种软型剑,可卷曲束于腰间,一松仍挺直如故.
鉴别七星的强度你要在晴朗的夜晚(最好是冬天),剑指北斗,纳天地之灵气,维持一个时辰左右,然后观察一下剑霜,剑霜越多,说明剑的等级越高。七星剑与其它剑不同,不在其锋,而在其灵,中品以上的七星剑,传说能驱邪避鬼,斩妖除魔,当然,也要看持剑人的修为而定。
历史上存在过的是七星剑 还是七星刀?
龙泉宝剑又称“七星剑”,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它的历史最旱可追溯到周代,距今已有2600多年。龙泉宝剑按其不同性能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硬剑,以刚利著称;二是软剑,以柔韧著称;三是传统武术创。此外,还有云花剑、手杖剑、鱼肠剑、鸳鸯剑等29个品种、近百种款式。
龙泉宝创全靠手工磨光。龙泉县境内特产一种磨创亮石,一把上好的宝剑,往往要在这亮石上磨数天,才能闪烁出道道寒光。制作一把龙泉宝剑,要经过锻、铲、锉、刻、淬、磨等28道主要工序,才能使它具有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和纹饰考究四大特色。再配上世界稀有的当地特产梨花木做剑鞘和创柄,不必加漆便显古色古香,越用越亮,龙泉宝剑也因此锦上添花,饮誉中外。
浙江龙泉县生产的龙泉剑,相传创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当年欧冶子鉴于龙泉秦溪山下,湖水清冽,又无鸡啼犬吠,宜于铸剑,遂取山中铁英,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龙泉剑又名“七星剑”,传秦溪山旁有古井七口,排列形似北斗星座,故名。龙泉剑坚韧、锋利,刚柔并寓,能伸能曲,可舞可刺,造型美观。它可将六枚铜板,叠合一起,一劈为二而剑刃不卷。一种软型剑,可卷曲束于腰间,一松仍挺直如故。现都用纯钢锻制剑身,从原料到成品,须经炼、锻、铲、锉、刻花、嵌铜、冷锻、淬火和磨等二十几道主要工序。式样有长锋剑(单剑、双剑),短剑、手杖剑等多种。剑身、剑壳的造型和纹饰,具有传统特色,深受国内外好评。
而七星刀确实是三国里出现的```= =````因为没看过``所以不知道是不是演绎出来的``推荐阁下翻阅三国志```花鸟市场的就别买了``错字多```
帮忙看下我的这把七星宝剑是什么年代及价格
这样的品种真品是清代的风格,真品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20000左右,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