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是什么材料?
天冬是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 〕的块根。该品呈长纺锤形,略弯曲,长5~18cm,小段直径 0.5~2cm 。有不透明的细心。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薄片淡黄棕色,可见中间黄白色中柱。以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 [1]
天冬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史载《药品化义》天门冬为天冬。
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肺痈、消渴等病症。天门冬含天门冬素、B -固甾醇、甾体皂甙,粘液质、糠醛衍生物等成分。天门冬有升高血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
《名医别录》载“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月华于本草》载“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能使肌肤艳丽,保持青春活力。寒性病症及泄泻忌用。
天冬有哪些功效?
天冬,又名天门冬,为常用中药,系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干燥块根。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劳气喘、咳嗽、吐血、低热不退、热病口渴、干燥性鼻炎、咽喉炎、津枯便秘等症,亦可制作蜜饯。现代临床亦用于治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肺癌等症。由中药材天冬提炼的天冬甜素,世界每年需求6000吨,美国每年销量5000吨,其售价每千克150美元,预计今后几年西欧国家的天冬甜素消费量将会激增。
天冬主要产于我国南方各省、自治区,如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江苏、浙江及甘肃、安徽、河北、河南等地。
中医分享中药天冬,滋阴润燥、清肺降火,常用于肺癌咳血
天冬,也叫天门冬,是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主产于贵州、广西等地,以贵州所产品质最佳。
秋、冬二季采挖,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剥去外皮,烘干。切片或段,生用。
天冬甘、苦,寒。归肺、胃、肾经。功能滋阴润燥,清肺降火。
一般药理作用
①祛痰止咳作用。②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③对肝功能的影响作用。④扩张宫颈的作用。⑤抗菌作用,杀灭子孓作用。
抗肿瘤药理作用
抑制肿瘤细胞。天冬水提物明显降低S.Hz小鼠肉瘤重量,延长S腹水型小鼠存活时间。天冬多糖及天冬胶能够下调Bcl-2、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诱导肝癌Hcclm3细胞凋亡。aspacochiosideC对癌细胞A549具有抑制作用。
天冬可用于治疗肺癌、鼻咽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多种肿瘤。
用于治疗症见燥咳、咳痰不畅或咳血的 肺癌 ,常配伍北沙参、麦冬、蒲公英等;
用于治疗 乳腺癌 ,可配伍山慈菇、穿山甲、王不留行、蒲公英等;
用于治疗邪火炽盛的 鼻咽癌 或鼻咽癌经化、放疗后的舌红津少等病症,常与地骨皮、天花粉、玄参、生甘草等配伍。
有报道,天冬配伍太子参、炙黄芪、山楂、土茯苓、乌梅治疗大肠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另有报道,以天门冬、白花蛇舌草为主药,临症加减并结合西药化疗治疗淋巴瘤,有较好疗效。
此外,本品还常用于治疗肺肾阴虚、肺热燥咳,潮热盗汗、热病后津亏便秘等病症。
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禁服!
1、治疗乳房肿瘤
每日取鲜天门冬,剥去外皮,隔水蒸熟。
2、治疗乳腺癌
鲜天门冬,榨汁内服。
3、治疗肺癌
天门冬,沙参,麦冬,获苓,生地黄,怀山药,川贝母,知母,桑叶.三七,阿胶,甘草,鱼腥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
(1)《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
(2)《开宝本草》“味苦、甘、平,大寒,无毒。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
(3)《本草纲目》:“天冬清金降火,益水之上源,故能下通肾气,入滋补方,合群药用之有效。若脾胃虚寒人,单饵久,必病肠滑,反成痼疾,此物性寒酸润,能利大肠故也。”
天冬有什么作用
天冬,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干燥块根。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主治肺阴虚证,肾阴虚证,热病伤津之食欲不振、口渴及肠燥便秘。
1、治肺阴不足,燥热内盛之证,配麦冬、沙参、川贝母等药同用。
2、治肾阴亏虚,眩晕耳鸣,腰膝酸痛者,配熟地、枸杞子、牛膝等滋肾益精、强筋健骨之品同用。
3、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宜与滋阴降火之,配生地黄、麦冬、知母、黄柏等品同用。
4、治肾阴久亏,内热消渴证,配生地黄、山药、女贞子等滋阴补肾之品同用。
5、治肺肾阴虚之咳嗽咯血,配生地、玄参、川贝母等滋阴清肺、凉血止咳药同用。
6、治气阴两伤,食欲不振,口渴者,配生地黄、人参等养阴生津、益气之品。
7、津亏肠燥便秘者,治热病伤津之食欲不振、口渴及肠燥便秘,配生地、当归、生首乌等养阴生津、润肠通便之品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