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螵蛸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海螵蛸,又称乌贼骨。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针乌贼或金乌贼的骨状内壳,其味咸而涩,性温。归脾、肾经。功能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治消化性溃疡胃痛胃酸以及吐血、衄血、便血,女子崩漏、赤白带下,男子遗精滑精、不育,并可外治损伤出血、痈肿疮疖等症。海螵蛸的炮制方法有3种:
生海螵蛸:其为不规则的小骨块,呈灰白色,体轻,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具有吸水性,除去杂质,用清水刷洗干净,晒干,砸成小块即成。本品长于固精止带、制酸止痛,常用于治疗梦遗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吐酸等病症。
炒海螵蛸:取净海螵蛸小块,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略有焦斑为度,取出晾凉即成。本品味臭,收涩之性增强,长于收敛止血、止带、敛疮,对女子崩漏下血和赤白带下,以及创伤出血和疮疡湿疹效果较好。
煅海螵蛸:取净海螵蛸放煅罐内,煅至表面焦褐色,有焦香气时取出放凉即成。本品止血止带,敛疮作用比炒海螵蛸更强,对女子崩漏下血和赤白带下,以及创伤出血和疮疡湿疹疗效更好。
桑螺蛸是桑螵硝吗?
不是
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内壳。 桑螵蛸——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的卵鞘。
海螵蛸——形状为狭长型、较为光滑且坚硬(与贝壳相似); 桑螵蛸——形状偏圆形,表面较为粗糙干燥且柔和(与虫茧相似)。
分析下列处方的配伍意义,并写出功用、主治病证及临床表现?
1.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2.道地药材的概念与意义、中药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与方法,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
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用药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服药的时间与方法。
5.按功效分类各类药物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6.下列临床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1)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叶、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
(2)清热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重楼、土茯苓、熊胆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白薇。
(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霜、牵牛子、京大戟和芫花。
(4)祛风湿药:独活、木瓜、威灵仙,秦艽、防己、蕲蛇,桑寄生、五加皮。
(5)化湿药:苍术、厚朴、广藿香、佩兰、砂仁、豆蔻。
(6)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石韦、瞿麦、萆薢,茵陈、金钱草、虎杖。
(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高良姜。
(8)理气药: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檀香、川楝子、薤白。
(9)消食药:山楂、莱菔子、鸡内金。
(10)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
(11)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苎麻根,白及、仙鹤草,三七、茜草、蒲黄,艾叶。
(12)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牛膝、王不留行,血竭、土鳖虫、马钱子,三棱、莪术、水蛭、斑蝥、穿山甲。
(13)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芥子、旋覆花、白前,浙贝母、川贝母、瓜蒌、胆南星、桔梗、竹茹,苦杏仁、紫苏子、百部、桑白皮、葶苈子、款冬花、紫菀、白果。
(14)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酸枣仁、柏子仁、远志。
(15)平肝息风药: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
(16)开窍药:麝香、石菖蒲。
(17)补虚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鹿茸、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紫河车、肉苁蓉、蛤蚧、冬虫夏草,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天门冬、玉竹、石斛、百合、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
(18)收涩药:五味子、乌梅、诃子、肉豆蔻、赤石脂,山茱萸、覆盆子、金樱子、莲子、芡实、椿皮、桑螵蛸、海螵蛸。
(19)涌吐药:常山。
(20)攻毒杀虫止痒药:硫黄、雄黄、蟾酥、蛇床子。
(21)拔毒化腐生肌药:红粉、炉甘石、硼砂。
乌贼骨又名是不是海漂硝
海螵蛸,中药名。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Roehebrune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的干燥内壳。分布于浙江、福建、山东等地。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
炒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没想到竟有如此奇效
1、炒海螵肖的的功效:炒海螵蛸味咸、涩,性质温和,能入肝经和肾经,收敛止血和固精止带以及止痛祛湿等都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时它多用于人类吐血和哎血以及便血等多种出血类疾病的治疗,另外它还能治疗人类的赤白带下和男性遗精滑精,治疗功效都比较明显。
2、炒海螵蛸能治头疮:炒海螵蛸对人类的头疮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平时治疗时可以取适量的炒海螵蛸研成粉末,然后加入麻油调匀,直接涂抹在长有头疮的部位上,每天涂抹二到三次,三到五天以后头疮的症状就能明显减轻。
3、炒海螵蛸治胃病反酸:炒海螵蛸对人类的胃病反酸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平时治疗时可以取炒海螵蛸五钱,加入贝母和甘草各二钱,然后再加入瓦楞子三钱,一起研成细末,然后每次取二钱服用,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就可以。
生活小常识:乌贼骨的功效与作用
乌贼骨大家知道是什么东西吗?乌贼骨是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内壳,中医常用它做止血药。因此在中药店中很常见,关于乌贼骨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你了解多少?不了解的也不用着急,下面生活小常识我就为你详细介绍。
乌贼骨别称海螵蛸、乌鲗骨、乌贼鱼骨、墨鱼骨、墨鱼盖等,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内壳,中医用乌贼骨做止血药,具有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有治疗吐血、呕血、创伤出血、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的作用。
乌贼骨的功效
【性味】味咸,涩,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主治】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嗳气泛酸,湿疹溃疡。
【用法】内服煎汤10~30克、研末1.5~3克。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吹耳、鼻。
乌贼骨的作用
1、乌贼骨治小便血淋:海螵蛸(乌贼骨)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
2、乌贼骨通经络,去寒湿。
3、乌贼骨治外伤出血:海膘蜗、般猪皮、人中白各一两,石灰一两半。共研细粉。消毒,撒于创面处,包扎即可。
4、乌贼骨治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一作丈夫阴中肿痛》),又止疮多脓汁不燥。
5、乌贼骨治鼻血不止:乌贼鱼骨、槐花等分。
半生半炒,为末吹鼻。
6、乌贼骨治各种外伤出血:骨粉、海螵蛸(乌贼骨)、蒲黄炭各等分。研细末,过150目筛,混合即得。撒于创面,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
7、乌贼骨治耳底出脓:海螺蛸半钱,麝香一字。为末。以绵杖缴净,吹入再中。
8、乌贼骨治妇人久赤白带下:乌贼骨~~两(烧灰),白矾三两(烧汁尽),釜底墨二两。捣罗为末,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9、乌贼骨治诸疳疮:海螺蛸三分,白及三分,轻粉一分。为末。先用浆水洗,拭干贴。
10、乌贼骨治哮喘:海膘销,焙干研成细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钱五分,温开水送服。
11、乌贼骨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今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
12、乌贼骨治妇人漏下不止:乌贼骨、当归各二两,
鹿茸、阿胶各三两,蒲黄一两。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
13、乌贼骨治鬁疡:三年醋磨乌贼骨,先布摩肉赤,敷之。
14、乌贼骨治下肢溃疡:海螺蛸六两,制甘石一两,赤石脂二两,熟石膏三两。研细末,瓶贮备用,如疮口局部肌肉乌紫看,取上药百分之八十,加入肉桂粉百分之二十。将药末撒于疮口以不见肉为度,每早、晚各换药一次,外贴适当软膏。第二次换药时,创口不宜用水洗涤,用消毒棉球揩去陈药,或用油料将陈药涂湿后擦去。
15、乌贼骨主妇人血瘕,杀小虫。
16、乌贼骨治阴囊湿痒:乌贼骨、蒲黄、扑之。
17、乌贼骨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
18、乌贼骨止妇人漏血,主耳聋。
19、乌贼骨治血枯:四乌铡骨、一蔗茹。
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
20、乌贼骨治胃出血:海螵蛸(乌贼骨)五钱,白芨六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一钱五分,日服三次。
21、乌贼骨为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有效。
22、乌贼骨治目中一切浮器:乌贼鱼骨,细研和蜜点之。
23、乌贼骨治胃病,吐酸:海螵蛸(乌贼骨)五钱,贝母、甘草各二钱,瓦楞子三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二钱。
24、乌贼骨疗血崩。
25、乌贼骨疗人目中翳。
26、乌贼骨治积年肠风下血,面色萎黄,下部肿疼,或如鼠,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痛痒不息:绿矾二两(烧令赤),乌贼鱼骨一两(炙令微黄),釜底墨一两。捣罗为末,用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赤糙米汤下三十丸。
27、乌贼骨治吐血及鼻衄不止:乌贼骨,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
以清粥饮调下二钱。
28、乌贼骨治疳眼:乌贼鱼骨、牡蛎等分。为末,糊丸如皂子大。每服用猪子肝一具,药一丸,清米浴内煮,肝熟为度,和好食,用煮肝浴水下三两服。
29、乌贼骨治小儿脐疮出脓及血:海膘蛸、胭脂,为末,油调搽之。
30、乌贼骨治胃病,吐酸:海螵蛸(乌贼骨)一两(研末),阿胶三钱。共炒,再研末。每次服一钱,每日三次。
31、乌贼骨治头上生疮:海螺蛸、白胶香各二钱,轻粉五分。为末。先以油润净乃搽末。
32、乌贼骨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瘿。研末敷小儿疳疮,痘疮臭烂,丈夫阴疮,汤火伤,跌伤出血。烧存性,同鸡子黄涂小儿重舌、鹅口,同蒲黄末敷舌肿血出如泉,同银朱吹鼻治喉痹,同麝香吹耳治聤耳有脓及耳聋。
33、乌贼骨治跌破出血:乌贼鱼骨末敷之。
乌贼骨的禁忌
阴虚多热者不宜多服乌贼骨,久服易致便秘,可适当配润肠药同用。
乌贼骨的吃法
1、乌贼骨炖鸡
【功效】乌贼骨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当归和鸡肉都是补血佳品,所以对血虚型“功血”颇具疗效。
【材料】取乌贼骨30克,当归30克,鸡肉100克,精盐、味精适量。
【做法】把鸡肉切丁,当归切片,乌贼骨打碎,装入陶罐内加清水500毫升,精盐适量,上蒸笼蒸熟,每日1次。一般3~5次可见效。
2、乌贼骨散
【材料】乌贼骨30克,朱砂3克,冰片1克。
【用法】上为极细末。
【功效】外用撒布,主治耳道湿疹。
3、乌贼骨酒
【材料】乌贼骨粉30克白酒10ml
【制法】取乌贼骨放入水中浸泡二日,然后晒干辗碎过筛后备用。现配现服,混合后一次服完。
【功效】一次服完,治疟疾。
4、木香乌贼骨散
【功效】行气和胃,制酸愈溃。适用于肝郁气滞且胃酸较多的消化性溃疡,症见胃脘疼痛、暖气、肋胀、泛吐酸水。
【材料】木香100克,乌贼骨100克。
【做法】①将木香洗净,晒干或烘乾,研为细粉。②乌贼骨用清水漂洗,反复换水多次,漂净腥味,晒干或烘乾,研为细粉。③将木香与乌贼骨粉拌在一起,调匀,装瓶密封。③每日3次,每次5克。饭前半小时用温开水送服:或羽温开水调成稀糊状服用。
5、乌贼骨炖猪皮
【功效】止血调理、补虚养身、健脾开胃。
【材料】猪肉皮60克、乌贼骨15克。
【做法】将乌贼骨、猪皮洗净,猪皮切成小块,与乌贼骨同放碗内,加水,隔水用文火炖至猪皮熟透即可。
6、乌贼骨膏
【材料】乌贼鱼骨(去甲,研末)1两,旧船灰(研末)1两,铅丹(研)3两,清油12两。
【制法】先熬油令沸,下铅丹,以柳木篦搅,候黑色,即将前2味药末再搅令匀,滴水内成珠子得所,以瓷合盛。
【功效】故帛上摊贴,1日2次,以愈为度,止痛生肌,主治一切疮肿。
7、黄连乌贼骨散
【功效】清肝泄火,和胃止呕,制酸止血。适用于胃中郁热、肝火犯胃的消化道溃疡,症见胃脘热痛,呕吐吞酸等。
【材料】黄连150克,吴茱萸100克,乌贼骨250克。
【做法】①将黄连、吴茱萸、乌贼骨一同洗净。②晒干或烘乾,研为细粉,密闭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2~3次,每次克,空腹吞下,用温开水送服。
6、乌贼骨炖猪肚
【功效】养胃消胀、祛瘀润燥,治胃溃疡、胃酸过多、血瘀。
【材料】猪肚500克,乌贼骨20克,浙贝母15克,乳香10克。
【做法】①用适量面粉与洗净的猪肚反复干揉,至猪肚上的粘液全被粘去,然后再用水冲洗干净。②把猪肚与药物放在一起,加少许盐和适量凉水用文火煎煮猪肚熟透为宜。③再滤去药渣,将猪肚切碎放容器内备用。
9、乌梅乌贼散
【功效】治脾虚、带下色白量多、老年妇女的赤白带。
【材料】乌梅15克,乌贼骨30克,红糖20克。
【做法】乌梅烧存性,研细末,乌贼骨煆存性研末,两末混合加入红糖即成。
以上是我为您介绍乌贼骨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资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乌贼骨的禁忌
阴虚多热者不宜多服乌贼骨,久服易致便秘,可适当配润肠药同用。
乌贼骨的吃法
1、乌贼骨炖鸡
【功效】乌贼骨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当归和鸡肉都是补血佳品,所以对血虚型“功血”颇具疗效。
【材料】取乌贼骨30克,当归30克,鸡肉100克,精盐、味精适量。
【做法】把鸡肉切丁,当归切片,乌贼骨打碎,装入陶罐内加清水500毫升,精盐适量,上蒸笼蒸熟,每日1次。一般3~5次可见效。
2、乌贼骨散
【材料】乌贼骨30克,朱砂3克,冰片1克。
【用法】上为极细末。
【功效】外用撒布,主治耳道湿疹。
3、乌贼骨酒
【材料】乌贼骨粉30克白酒10ml
【制法】取乌贼骨放入水中浸泡二日,然后晒干辗碎过筛后备用。现配现服,混合后一次服完。
【功效】一次服完,治疟疾。
4、木香乌贼骨散
【功效】行气和胃,制酸愈溃。适用于肝郁气滞且胃酸较多的消化性溃疡,症见胃脘疼痛、暖气、肋胀、泛吐酸水。
【材料】木香100克,乌贼骨100克。
【做法】①将木香洗净,晒干或烘乾,研为细粉。②乌贼骨用清水漂洗,反复换水多次,漂净腥味,晒干或烘乾,研为细粉。③将木香与乌贼骨粉拌在一起,调匀,装瓶密封。③每日3次,每次5克。饭前半小时用温开水送服:或羽温开水调成稀糊状服用。
5、乌贼骨炖猪皮
【功效】止血调理、补虚养身、健脾开胃。
【材料】猪肉皮60克、乌贼骨15克。
【做法】将乌贼骨、猪皮洗净,猪皮切成小块,与乌贼骨同放碗内,加水,隔水用文火炖至猪皮熟透即可。
6、乌贼骨膏
【材料】乌贼鱼骨(去甲,研末)1两,旧船灰(研末)1两,铅丹(研)3两,清油12两。
【制法】先熬油令沸,下铅丹,以柳木篦搅,候黑色,即将前2味药末再搅令匀,滴水内成珠子得所,以瓷合盛。
【功效】故帛上摊贴,1日2次,以愈为度,止痛生肌,主治一切疮肿。
7、黄连乌贼骨散
【功效】清肝泄火,和胃止呕,制酸止血。适用于胃中郁热、肝火犯胃的消化道溃疡,症见胃脘热痛,呕吐吞酸等。
【材料】黄连150克,吴茱萸100克,乌贼骨250克。
【做法】①将黄连、吴茱萸、乌贼骨一同洗净。②晒干或烘乾,研为细粉,密闭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2~3次,每次克,空腹吞下,用温开水送服。
6、乌贼骨炖猪肚
【功效】养胃消胀、祛瘀润燥,治胃溃疡、胃酸过多、血瘀。
【材料】猪肚500克,乌贼骨20克,浙贝母15克,乳香10克。
【做法】①用适量面粉与洗净的猪肚反复干揉,至猪肚上的粘液全被粘去,然后再用水冲洗干净。②把猪肚与药物放在一起,加少许盐和适量凉水用文火煎煮猪肚熟透为宜。③再滤去药渣,将猪肚切碎放容器内备用。
9、乌梅乌贼散
【功效】治脾虚、带下色白量多、老年妇女的赤白带。
【材料】乌梅15克,乌贼骨30克,红糖20克。
【做法】乌梅烧存性,研细末,乌贼骨煆存性研末,两末混合加入红糖即成。
以上是我为您介绍乌贼骨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资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