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苦草是什么样子的
夏苦草又叫夏枯草,其根茎呈匍匐状,茎节上有须状根,株高约为30厘米,叶片呈现长圆形,边缘无锯齿或锯齿较少,颜色为橄榄绿色,而且夏苦草每年春季开花,花萼呈现钟状,繁殖夏苦草可以采取播种、分枝的方法,均在春季进行。
夏苦草的形态特征
夏苦草又叫夏枯草,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呈匍匐状生长,茎节上长有须状根,株高约为30厘米,而且夏苦草的叶片呈现卵状长圆形,边缘无锯齿,颜色为橄榄绿,花朵在每年的4-6月份开放,花萼为钟形。
夏苦草有哪些习性
夏苦草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寒性强,适合生长在光照充足、排水通风的环境中,且植株的适应性好,多分布在路旁、荒地、林边草地、田野中,在我国范围内,主要产自陕西、福建、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夏苦草的繁殖方法
夏苦草可以采取播种、分株的方式繁殖,每年春季3-4月份,将种子以20厘米的行距条播在土壤中,覆土浇水后半个月就会出苗,分株繁殖在每年春末的萌芽期进行,将夏苦草老根挖出分株后,以10厘米的株距移栽,一周后出苗。
夏苦草苗期怎么管理
夏苦草幼苗长出4片叶子后,要结合除草进行间苗,将生长瘦小、细弱的幼苗摘除,保留长势良好的幼苗,夏苦草幼苗长出10片叶子后,采取定苗措施,将株距保持在15厘米,而且要为植株施加尿素,促进其生长。
夏枯草是什么样子?
1、夏枯草为唇形目唇形科植物。一般是在夏季采取半干燥果穗入药,但在台湾市场多见全草使用。在一般凉茶铺都有卖夏枯草饮料。主要生长于疏林、荒山、田埂及路旁,花期4-6月,果期7-10月。由于此草夏至后即枯,故有此名。
2、别名 :棒槌草、铁色草、大头花、夏枯头、夕句、乃东、燕面、麦穗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棒柱头花、灯笼头、羊肠菜、榔头草、白花草、胀饱草、干叶叶、锣锤草、东风、牛枯草、地枯牛、广谷草、六月干、棒头柱、牛牯草、灯笼草、古牛草、牛佤头、丝线吊铜钟。
3、功效作用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目亦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
夏枯草是什么植物
夏枯草是一种草本植株,属于唇形科夏枯草属。
夏枯草(学名:Prunella vulgaris L),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等。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茎,节上生须根。茎高达30厘米,基部多分枝,浅紫色。花萼钟形,花丝略扁平,花柱纤细,先端裂片钻形,外弯。花盘近平顶。小坚果黄褐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夏枯草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以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为主要产地。夏枯草适应性强,整个生长过程中很少有病虫害。有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
夏枯草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木;根茎匍匐,在节上生须根。茎高20-30厘米,上升,下部伏地,自基部多分枝,钝四棱形,其浅槽,紫红色,被稀疏的糙毛或近于无毛。
茎叶卵状长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长1.5-6厘米,宽0.7-2.5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截形至宽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狭翅,边缘具不明显的波状齿或几近全缘,草质,上面橄榄绿色。
具短硬毛或几无毛,下面淡绿色,几无毛,侧脉3-4对,在下面略突出,叶柄长0.7-2.5厘米,自下部向上渐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