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图,月经不调早期怎么治疗
有些女性一旦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就比较信任中医,因为中医有一种方法是按摩穴位来治疗,这种方法相对来说当然是比较安全的,而且有些女性经常按摩穴位之后月经不调的情况的确是好了,那么月经不调的话按什么穴位好呢?
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图
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度。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关元穴:该穴位的主要功能在于能够防止生理不顺问题出现,也能够帮助改善痛经、闭经等等问题,除了能够解决这些月经异常带来的问题以外,它还可以帮助对付神经衰弱、手脚冰凉以及失眠等等问题。刺激穴位的方法跟内关穴是一样的。血海穴:这个穴位是在人体脾经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它在改善和治疗月经不调问题上发挥的效果很明显,要是有膝盖疼痛、更年期问题以及生理期疼痛选择按摩这个穴位也能够达到不错的效果,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一边呼气一边用拇指来点按同侧的血海穴,点按次数是每边49下。
搓揉手掌:双手掌相对密合,用力搓揉49次,使双手掌温热,温暖手上三阴经。二、按摩三阴交穴:翘起二郎腿,用姆指按摩三阴交穴49次,一般内分泌失调患者经常在本穴有明显压痛。三阴交穴位在足内踝尖直上三寸(约四横指),靠胫骨后缘处。三、按摩血海穴:正坐屈膝,用拇指按摩同侧血海穴49次,血海穴位在股骨内髁上二寸。
按摩穴位的好处是什么
人体头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头维穴的作用:治疗目痛、眼跳、头痛上关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下关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翳风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颊车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颧髎穴的作用: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大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
神庭穴的作用:治疗头痛、鼻病阳白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丝竹空穴的作用: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睛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诸疾患四白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巨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水沟穴的作用:治疗昏迷、中暑、休克。
月经不调按那些部位调,月经不调治疗那个好
月经不调是很多女性都存在的一种病症,有的女性只是偶尔出现这种情况,而有的女性则是经常出现月经不调。比较健康调理的方式可以通过按摩身上的一些穴位来调理,那么,月经不调按那些部位调呢?接下来就赶紧跟着小编继续往下看吧!
月经不调按那些部位调
1.关元穴
关元为小肠之募穴,是补养肾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首选要穴,也是妇产科疾病的常用特效穴。
腧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按摩手法:用手掌贴于穴位上,顺时针按揉,至发热为度,每次10分钟。
2.子宫穴
本穴位于小腹部,为胞宫所在之处,该穴具有良好的活血调经,理气止痛之功,常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盆腔炎等症。
腧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摩穴位,力度适中,至发热为度,每次5分钟。
3.血海穴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腧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月经不调者可常按摩此穴进行调理。
腧穴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按摩方法:膝关节弯曲,用拇指用力按揉穴位,可以将两手同时按揉两条腿上的穴位,每天1次,每次5分钟。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问题,主要指月经的期,量,色,质出现异常,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和经量紊乱。中医疗法调理月经常以按摩,针灸结合具体辩证进行治疗。
月经不调治疗那个好
1、中药调理,在月经不调的治疗中一定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辩证论治,通过调理气血、化瘀散结、补益冲任着手,调理女性各脏器功能,从而调节内分泌均衡。
2、物理治疗,能快速消除患者体内代谢瘀积,平衡气血,使雌、孕激素的分泌水平趋于最佳的生理状态,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疗效独到。
3、针对性治疗,根据女性个体不同的生理周期,通过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针对性调整,促进卵巢内卵泡正常发育和排卵,促进子宫血液循环,改善宫腔内环境,增强其生理功能。
以上就是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方法,中药治疗在于治本,西药治疗在于疗效快,具体的治疗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建议女性朋友们在治疗前到医院内做一次身体检查,再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治疗的方法!
点哪个穴治闭经
你好 ,闭经穴位治疗有:隐白穴,三阴交,血海穴,等肝经胃经脾经重要穴位 肝经---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关元,气海 等;效果都不错;艾灸10分钟左右一个穴位;按摩5-10分钟;
清宫后闭经怎么办 催经:搭配食疗+按摩+药物等8招更有效!
5 拔罐
清宫后因术后身体虚弱、寒气入侵或气滞血瘀导致的闭经现象,可以通过拔罐达到活血散瘀、祛寒养身催促月经的目的。
1、气虚型
(1)拔罐位置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
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2)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气滞血瘀型
(1)拔罐位置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男性可取任意体位,女性取卧位,乳头直下,往下数两根肋骨处为取穴部位)。
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位,屈膝成90°,医者立于患者对面,用左手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盖上,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
(2)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膈俞、肝俞两穴用梅花针点叩刺出血,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以局部有少量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6 针灸 1、血滞型闭经
如果是因为清宫后血滞导致的闭经,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达到疏肝理气、行气活血的方法来调理月经。
针灸位置:取中极、地机、合谷、三阴交、太冲等穴位。
2、血枯型闭经
如果是因为清宫后血枯导致的闭经,可以通过针灸达到补气养血的方法来进行调理月经。
针灸位置:取肝俞、肾俞、膈俞、肾俞、关元、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位。
注意:针灸对于专业要求较高,最好在专业的医师操作下进行。
7 打黄体酮
这个方法估计有过怀孕的女性都不陌生,黄体酮即孕激素类的药物,如果清宫后2—3个月都没有来月经,不明原由的闭经情况,可到医院注射黄体酮或食用激素类药物催经。
8 手术治疗
清宫后可因多种原因导致女性闭经,但常见的是清宫术后引起的子宫黏连引起的闭经现象,这需要术者到医院确诊后,进行扩张宫腔,分离粘连,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手术,以防重新粘连,并使用雌、孕激素以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和剥落,达到再次来月经的目的。
备注:以上推荐的方法均整理于网络,患者操作使用时需经专业的医师指点或由专业的医师操作,尤其是针灸、拔罐、服药这类型的方法,切不可自行盲目操作,以防意外。
闭经要怎么调理
闭经主要是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理:
1、多吃黄豆和红枣
黄豆或豆制品中含有丰富大豆异黄酮,就如同体内雌性激素,能双向调节雌性激素,平衡体内雌激素。另外女性体质属阴,再加上每个月月经失血容易引起气血两亏,主要症状有痛经和手脚发凉,每天可坚持吃3~4个红枣,能快速补气血。
2、多休息
不规律作息和长时间熬夜会加快衰老速度,对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每天睡觉时间少于4个小时的女性,新陈代谢在碳水化合物中易出现异常。
所以要保证有规律作息,按时入睡和起床。睡觉前一个小时可以在室内散步或泡泡热水澡来减轻一整天的疲劳感,可提高睡眠质量。
3、泡泡澡
泡澡能维持身心平衡,尤其是利用高温反复洗澡的方法,能促进血管收缩和扩张。泡澡三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后再泡澡,重复三次左右,能消耗体内多余能量。
4、适当按摩
只要血液和淋巴液循环畅通,就能快速排出体内毒素和废物。从四肢末梢向心脏方向按摩,能推动血液和淋巴流动,让肌肉代谢旺盛,维持血液循环畅通,加快新陈代谢速度。另外按摩也能帮助脂肪燃烧。
5、多运动
每天保证有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每周达到三次,保证运动后每分钟心跳在130下左右。能消耗体内多余热量,减轻体重,让身体各个系统和部位充足氧气供应,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燃烧脂肪,平衡内分泌。
6、根本调理
想要调节,除了做到以上几点,最重要的是口服思妍金巢安,坚持一段时间,就能从根本改善内分泌失调,使内分泌逐渐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