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骨折后多久能走,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一般而言,骨折程度较轻的患者可以在四到六周后拆除固定物,这时可以有限制地行走,使足趾慢慢恢复正常的功能;如果骨折程度严重,大约六到八周后,患者可以在拐杖等器材的帮助下行走。
如果脚趾骨折的情况并不严重,骨折的对位线良好,创面也较小,不用通过手术来复位,可以用小铝板或石膏将脚趾固定住,保护骨折端,避免脚趾因为受压或屈伸而出现二次损伤,不利于恢复。
大约四到六周后,患者应该到医院拍片复查,如果恢复较好,可以拆除石膏或夹板,试着行走,也可以适当用拐杖辅助,然后循序渐进地锻炼,前期仍应该注意休息。
如果脚趾粉碎性骨折,或者骨折的对位线不佳,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复位,然后用克氏针固定,大约六到八周之后,骨折创面的骨痂就会逐渐生长,可以将克氏针拔除。这时,病人可以拄着拐杖行走,但最好不要负重,也不要急于求成,制定高强度的训练计划,以免影响恢复进程。
如果脚趾严重骨折的患者想要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行走,一般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能否参加跑跳、篮球等剧烈运动,还需根据平时的康复训练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