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了30g生附子,为什么觉得更凉了?
确实有更凉的感觉,不仅仅是自己感觉,别人也会摸你的手脚冰凉,这是很多人的体会。这种现象主要是本身阴气太重,附子量不足。你可试试增加用量。注意附子不要单方使用,还是要高明的医生根据你的情况开药方。
附子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附子的治病验方(2)
附子泡水喝的功效
附子服用后对身体的保健效果非常的不错,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治疗多种疾病,有效促进身体恢复健康。中医方面认为,服用附子最为常见的一种功效就是促进肾脏健康了,此外,附子还对一些性功能疾病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附子在我国很多地方都被经常使用,所以服用的方法也有很多。附子最为常见的一种用法就是泡水喝了,这种服用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同时也能够发挥出更大的附子功效,更好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具体的附子泡水喝的功效如下:
第一:治疗白浊
将熟附子准备适量,然后研磨成粉末。等到身体出现白浊的疾病之后,服用六克左右的附子粉,然后和生姜一起放入锅中加上清水熬煮,六成熟的时候取出来,然后趁热服用,效果非常的不错。
第二:治疗气虚头痛
气虚头痛是现代人很容易出现的一种不舒服症状,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正常运转。这个时候选择附子也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将附子的皮以及脐去掉,然后剩下的部位研磨成粉末。将获得的附子粉和葱汁、面糊一起制作成丸子。建议每次服用适量,清茶送服就足够了。在这里需要注意,送服一定要选择清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药效在体内的发挥,千万不可以选择浓茶。
第三:治疗牙痛
如果身体出现了牙痛、牙齿不舒服的情况,那么可以将附子烧灰,获得的灰和枯矾一起研磨,最后擦牙就可以了,能够有效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第四:治疗女性月经不调
如果女性出现了月经不调的情况,无论是月经推迟还是提前,科学的使用附子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身体健康。将熟附子去皮之后和等量的当归准备好,一起在锅中煎煮服用药液就足够了。
第五:治疗口疮
对于许多爱吃的人群来说,患有口疮非常的痛苦,那么应该如何才能够治疗这种疾病呢可以将生附子研磨成粉末之后和面粉搅拌后,并且用食醋搅拌。最后获得的糊糊直接贴在脚心上就可以了,第二天去除。
第六:治疗脚气肿痛
将生的黑附子一个去掉皮以及脐,然后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生姜汁搅拌出膏,敷在脚气部位或者是肿痛部位。可连续使用这种方法,直到消肿。
第七:温中温经
附子泡水喝的功效还包括了温中温经,同时散寒止痛的功效也非常的不错。这种所谓的温中散寒功效是广义上的,所以适合一些脾胃虚寒以及胃寒的患者服用。平时生活中如果身体由于体内寒邪过重所导致的腹部疼痛、痛经以及头痛等情况,都可以使用附子来令身体恢复健康。
第八:治疗风湿
除了上述附子泡水喝的功效之外,使用这种中药材还能够有效的治疗风湿。附子对于一些风湿寒痹的情况有着非常不错的作用,可以起到散寒止痛的功效。
第九:适合服用附子的人群
中医方面认为,附子服用之后具有辛散温通的作用,并且散寒止痛的效果也非常的不错,所以适合一些湿寒体质的患者服用,平时生活中如果感觉到周身关节疼痛的患者,也是可以通过服用附子来促进健康。
附子泡水喝的禁忌
这种中药材为什么得名附子呢这是因为这种药材是依附在母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乌头上才可以生长,所以也被古人称之为附子,一直沿用至今。
据科学研究发现,附子本身含有剧毒,特别是生附子、生草乌以及生川乌等。所以在服用这种中药材之前,一定要进行科学的炮制,同时泡水喝的时候也有一定的讲究,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避免生命安全受到影响。具体的附子泡水喝的禁忌如下:
第一:附子带有一定的毒性
专家告诉我们,附子本身所含有的毒性并不小,所以在服用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否则有可能小命不保。附子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就是乌头碱了,这种物质经过一定的加工之后毒性将会降低。
想要去除掉大量的附子毒性,那么就需要将附子放在大约120摄氏度中的开水中煎煮四十分钟,这样毒性才能够下降到身体所可以承受的程度。另外室温以及寒冷天气中的附子毒性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认为寒冷的温度能够降低附子中含有的毒性。
第二:附子中毒的症状
一般情况下,服用附子中毒的第一步是神经中毒,这个时候身体出现了口舌发麻甚至是全身发麻的情况,并且精神上也感觉到头晕头痛以及神志不清的情况,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阵发性抽搐以及双目失明,对健康非常的不利。消化系统中毒的症状则表现为腹泻腹痛、肠鸣以及恶心想吐等。循环系统中毒则是表现为血压下降以及心率不正常的,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循环呼吸衰竭以及心率失常的情况,严重则会导致死亡。
如果身体出现附子中毒的情况应该如何解决呢如果是比较早期的中毒,可以输入葡萄糖水等,一定要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同时保温工作也需要进行。
第三:不适合服用附子的人群
怀孕期间的女性以及月经期间的女性都不适合服用附子。除此之外,体质属于阴虚阳热以及真假热患者也不应该服用附子,避免不舒服症状加重。如果你身体的肌肤出现了破溃的情况,也不应该服用附子。
第四:附子不能与这些东西同食
在服用附子的过程中,还应该适量的加入一些甘草以及干姜,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毒性。不过千万不能够和麻黄以及白酒一起服用,否则附子的毒性将大大增强,不利于身体健康。
在将附子和其他中药材一起搭配的时候,白芨、贝母、瓜萎、半夏以及恶蜈蚣、白蔹等药材都不能够加入,避免出现中毒。
第五:附子泡水的时候不应该加入冷水
附子在煎煮以及泡水的过程中都不能够加入冷水,这也是很多人在生活中经常犯的附子泡水喝的错误。如果是含有附子的药方,那么应该将附子提前煎煮一两个小时。将附子放入嘴巴中下口的咀嚼,如果没有麻麻的感觉就说明附子可以和其他中药材一起煎煮了。
另外,在煎煮附子的时候加入冷水不仅不能够促进附子的煎煮,反而会增加这种中药材的毒性,对身体非常的不利。
第六:如何避免附子中毒
附子不能够直接服用生的,平时服用的药材一定要选择炮制之后的。除此之外,千万不能够胡乱在药方中加入附子,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这种药材。另外,生活中使用的附子含量不能够超量,并且在使用之前应该提前煎煮两三个小时。
中药亲试记-----附子理中汤 下
附子,在众多中药中经常用到,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有“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的说法。
查了资料,说附子有毒,须先煎,网上有许多医生用附子的经验。多数医生认为,不论熬多长时间,尝尝,只要不麻嘴就好。有一个医生用附子就是泡透,然后跟别的药一起煎就好了。另一个医生用的是生附子。他认为生附子的药性大。就是用它的毒性更大。他用生附子挽救了不少医院里看不好的病人。多数医生都是煎半个小时。随着药量的增加,延长煎熬的时间。但是反过来想一想,这种做法没道理。一锅水,煮一个饺子和煮20个饺子,用的时间不是一样的?为啥要增加煎药时间?
而且在产地,附子被用来跟肉同时下锅,炖在一起吃补益身体,并没有中医说的用附子有那么严格的适用禁忌。
我用的附子理中汤:党参,白术,干姜,附子各30克,炙甘草15克,山药50克,黄芪60克
第1次煎药,老老实实的先煎附子30分钟,出于好奇,开锅以后我尝了尝,没有书上说的麻嘴,只有苦味儿。上网查了,说是制附子时胆碱过量。药熬好以后,喝到嘴里,觉不出来这苦味儿了。第2次煎药,先把附子泡了一晚上,然后,所有的药连同泡过附子的水,附子,一起放入药中,煎半个小时。
服药后身体的变化:
第1天,腹泻一次。很臭。(我早上已解过手,并没有腹泻),有腹胀,放屁。第2天仍然腹胀,放很多屁。第3天,一切正常了。后背处的痛点不像过去,一摸就摸到了,要细细的寻找,才能找到有一点点疼。让人惊喜的是,双手大鱼际处的青色变浅,右鼻孔过去总是有鼻涕,现在鼻涕也少了。一天下来总共擤鼻子两次。
双脚不知何时起,总是光溜溜的,不出脚汗不说,脚后跟还裂,右脚比左脚裂的严重。原先以为是老了,汗都出不来了,脚部皮肤干燥,我总是4天泡一次脚,泡过以后抹上精油,但仍然挡不住脚裂。这一剂附子理中汤,竟然让脚汗又出来了,右脚的裂纹由深变浅,最后竟然愈合住了。由此可知,脚裂与脾有关系。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我过去大腿处毛细血管暴露,现在竟然有一大部分不明显了。这个变化太让我意外了。我小时候以为毛细血管暴露是遗传,因为我妈就是这样。后来在网上查到,脾虚会引起毛细血管浮于皮肤表面。
再来说说我的脸,自从我用黄芪建中汤,我的脸上总是出零星的痘,痘多数集中在下巴和左脸颊。书上说下巴是肾的反射区,脸颊是大肠的反射区。有痘痘我就挤掉,结果我的左脸颊经常长痘的位置形成一明显黑斑,用手摸,能摸到里面还有带着硬芯儿无力出头的痘痘,服药后,没长出来的痘竟然直接消掉了。
双手大鱼际处的青色变浅了。这让我想到肺为什么虚,因为肺内有寒,影响了它的运化功能。补肺,不先驱邪,补不进去。
用药体会:这附子真是个好东西。
人们平时免不了要吃生冷的东西,比如说吃冰糕冰激凌,凉拌的黄瓜,存放在冰柜的西点,水果……适当的用附子来去脏寒有好处。干姜我也用了,它的力量没有附子大。
2022-2-1附子治疗失眠 大量桂枝治疗邪气内动
2022-02-01林氏医门学习第36期
附子通行十二经,少火生气,壮火食气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它气味峻烈,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为祛寒之要药,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能启下焦之阳气,有培根固元之效。
《伤寒论》的主要体系是六经辨证,其分为三阴三阳,三阳属热,三阴属寒。
在三阴证中,仲景论述很多,其代表性的条文如第277 条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第281 条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这些条文给我们对温热药特别是附子的使用示之以法、示之以规矩,让我们在临床中可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临床中学习仲景之法,善用附子,治疗很多疑难病疗效颇佳。
现代人所患疑难病,寒证十居七八,寒热错杂的十居其二,纯热证、郁证非常少。
从病种来看,大多慢性病居多,并且以免疫性疾病、肿瘤最为多见,其证多在三阴,故使用附子的频率很高。
其主要功效为回阳救逆、固本培根、填精化气、温补肾阳、散寒止痛等。运用附子主要从两方面来把握。
(1)“附子舌” 舌润,不干,不论红、白还是淡,只要是舌润多津就可以用。
(2)“附子脉” 凡是沉小细弱或弦大滑数,只要沉取无力的,皆可以用附子。
《本草思辨录》载:“附子即乌头、天雄之种,含阴包阳者也……内充实,外强健……以气相贯而生,故上下表里无乎不到。”
附子因为是冬季种植、夏天收获,故附子吸取春夏之阳,集阳气于一身。
历代医家皆称附子为扶阳大将军,又称真武大将军,总结其功效是配麻黄以实表,配桂枝而通阳,配大黄以攻下,配熟地黄以填精化气,配灵磁石以纳气归肾。《药解》一书载附子大辛,大温,大毒。“三大者,极之限也”,凡事不过三。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以三治人,人健而身轻,阳通无阻,气血流畅;以三治国,则国泰而民安;以三治天下,而亿万年皆盛世也。这是对附子的最高评价。
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下余从医来运用附子的经验和体会。
余学习古今贤士之法,特别是近代中医大家祝味菊先生应用附子的特殊经验与方法,如温潜法治疗许多失眠、高血压等疑难重症皆有良效。
余又潜心学习,总结出温滋法、温托法、温活法等方法用于临床中,现分享如下。
1.附子治高热
三阴三阳皆可引起发热,三阳发热大多是外感发热,三阴之热多属于内伤发热。
外感发热一般寒热并作,伴恶寒、鼻塞。主要特点是手背热,人迎大于寸口。
内伤发热一般是燥热,寒热不同见。
主要特点是手心热多见,寸口大于人迎。
最重要的是虚阳外越之热,这个热辨证比较困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面色浮红,无神喜卧,口渴喜热饮,下肢膝关节以下冷,舌胖大,脉浮滑但沉取无力。
其主要病机是阴寒内盛,阳气衰弱,虚阳外越。
在《伤寒论》中含有四逆汤的方剂有八个,分别是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白通汤、白通汤加猪胆汁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
通过学习仲景的条文,我们可以看出仲景治疗阴寒内盛、虚阳外越之候所用的方剂以及它们的区别。
(1)四逆汤 病机是阳虚阴盛。
证见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而不能食,食入即吐,或身痛、恶寒、汗出,脉沉微或沉迟。
四逆汤组成: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
小剂量四逆汤可温阳、固本、通十二经脉,大剂量可回阳救逆。
(2)四逆加人参汤 病机是阳微阴脱,津液内竭。
证见恶寒,脉微而复利,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主治恶寒、脉微无力、亡血亡精。
人参能生津益气,当下利严重阴伤时用四逆加人参汤。
肿瘤晚期,久病及肾之时,可以四逆加人参汤合肾四味(菟丝子、枸杞子、巴戟天、仙灵脾)以固本。
(3)通脉四逆汤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病机为阴寒于内,格阳于外。
组成:干姜三两,附子大者一枚,炙甘草二两。
主要治疗肢冷下利,面色赤红,里虚寒证,用大剂量的附子温阳祛寒,使格外之阳得以返回。
(4)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主之。
考:猪胆汁可引阳药入阴,通行上下,防止阴寒格拒。
主要用于吐下后阴绝阳亡,其病症要比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通脉四逆汤重。治疗吐下已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脉微细欲绝。
(5)白通汤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组成:干姜一两,附子一枚,葱白四茎。
本方系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
病机:下焦阴寒太盛,虚阳上浮,格阳于上。
证见恶寒、四肢厥冷、下利、面赤红、脉微。白通汤和通脉四逆汤都有面赤红的症状,二者皆为真寒假热,前者可宣通上下之阳,用于阴寒于下,格阳于上,伴有恶寒,面赤红;
后者用于阴寒于内,格阳于外,全身虚寒证伴有身热不恶寒。
(6)白通加猪胆汁汤 证见下利、脉微、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具有白通汤的证候又有厥逆无脉、干呕、心烦,说明下焦阴寒太盛,阳药被阴寒格于外,因此加猪胆汁来引阳药入阴,宣通阴阳。
(7)干姜附子汤 下之后,复发汗,昼夜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干姜附子汤主之。
下之后,阴寒太盛,阳气大虚。为什么夜间安静?因为阳气弱,无力与邪气斗争。干姜附子汤的组成: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用四逆汤去甘草,单刀直入,回阳救逆。
(8)茯苓四逆汤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汗下后阴阳俱虚,水火不济,回阳救阴。
茯苓四逆汤的组成: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茯苓四两,人参一两。即四逆汤加茯苓、人参。
这八个方剂,仲景从不同角度立体地展示少阴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特别是白通汤、通脉四逆汤。
对于我们临床区分虚阳上浮、虚阳外浮、津液亏虚等证候提供了诊断依据及治疗大法。
通过学习《伤寒论》,对于三阴发热,余总结出无论是虚阳上浮还是虚阳外浮,其主要辨证依据为但欲寐,两尺弱或见无根之脉。
这个时候,辨证要非常准确,稍有不慎,当出现阴阳离决之危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