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峨眉山上巨大的乌梢蛇
昨天下午三点左右和邻居出门,他们夫妻是去散步,我是去扯草药。
四点多我正在扯草药时,遇见他们回家。他远远地就把手机伸到我面前,说:“你看!好大的蛇,比你手臂还粗,估计有十多斤!”
我一看,此蛇确实比我手臂还粗,长度估计有一米六左右。
因为看不见蛇头,无法区分是不是毒蛇,而且我也嫌他照片连个蛇头都没拍出来,不爽。所以我想到现场重新拍照片、录像。
我立即问:“蛇在哪里?还在不在?”
他们说已经溜走了。当时是盘在峨眉半山七里坪曹溪栈道边上草丛里,因为蛇头被树叶遮挡,所以没有拍到蛇头!
那条蛇看见有人拍照,就迅速离开了。
太遗憾了,曹溪栈道离我当时的位置不过百米,我却无缘得见。我对蛇类虽然害怕,但是却充满好奇心。我从来不打蛇、杀蛇,只是想拍个照片、拍个录像,发给亲戚朋友和邻居,提醒他们走路小心踩到蛇。
我在峨眉半山隐居七八年,看见过的毒蛇好多条,但是这么巨大、这么长的蛇还从来没有遇见过呢!从他拍的照片来看,应该是一条乌梢蛇。峨眉山上乌梢蛇很常见。
曾经一个本地山民给我讲过他遇见的乌梢蛇之大,那才是闻所未闻的呢!有一年他去山上采摘野生猕猴桃,突然看见一条巨无霸乌梢蛇盘在那里,如同磨豆花的石磨那么大,盘成一圈的直径至少有60厘米!因为乌梢蛇是无毒蛇,他没有特别害怕,也没去打蛇 。乌梢蛇看见他,也没去咬他。然后他很淡定地看着乌梢蛇离去,他说乌梢蛇游走的速度非常快。
天气热了,峨眉半山七里坪各种蛇类也频繁出来活动、觅食、晒太阳。
今年我已经看见两条毒蛇,一条蝮蛇,一条响尾蛇。
每年夏天我在栈道边上菜地里扯草、摘菜,时不时会听见游客的惊叫声,我就知道他们肯定是遇见蛇了。
去年我们小区一个住在三楼的业主,早上起来想出门锻炼。一开门就看见一条一米多的乌梢蛇,吓得立即缩回家,赶紧关上门。
乌梢蛇是一味中药材。
乌梢蛇性平,味甘。归肝经。
乌梢蛇有祛风、通络、止痉。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乌梢蛇用量9~12克,焙干研粉内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烧灰调敷。用治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现代药理证明,乌梢蛇有抗炎、镇痛、镇静及调节免疫等作用。乌梢蛇血清有抗蛇毒作用。
乌梢蛇含17种氨基酸、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鲜肉含蛇肌果糖、蛇肌醛缩酶等。实验表明,乌梢蛇水煎和醇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抗惊厥等作用。
山里土球子蛇泡酒的方法
山里土球子蛇泡酒的方法
1、酿制浸渍法。是指用适宜的浸提溶媒在常温下浸泡蛇和药材,使有效成分渗出。可分为冷浸渍法和热浸渍法。冷浸渍法是常见的浸泡方法,是将蛇酒在常温下加盖密闭,在阴暗处存放,到时倾出上层清液,静置过滤即得。可重复浸渍3~4次。
2、渗漉法。渗漉法适合蛇干制酒。方法是先将蛇干浸泡酒中,待适度膨胀后,装入渗漉筒内。渗漉筒是一种上端敞口,下有渗出口的筒状装置,酒自上流入,缓缓渗过蛇干,从下端渗出口流出。也可反复漉渗,有条件的可加压、加热或逆流渗,但需一定设备。
3、药酿制法。这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以米、曲加药,直接发酵成酒,是生产蛇酒的最好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使蛇中有效成分得到很好的提取,而且酒色清纯。
扩展资料:
山里土球子蛇泡酒的注意事项:
1、容器以陶瓷、玻璃等制品为宜,不宜使用铅、铁器具。蛇酒在制备过程中,可加一定量的矫味着色剂,以缓和药性,方便服用和提高制剂质量。使用的矫味剂主要是甜味剂,如红糖、白糖、冰糖、蜂蜜等。着色剂有竹黄、鸡血藤等。
2、蛇酒在成品装罐之前,必须作澄清过滤处理,去除悬浮和沉淀物。常用的方法是加入蛋清粉,用量约1%搅拌均匀。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介质过滤,生产量大的,可用板框式压滤机。蛇酒一般允许有少量沉淀物,以自然沉淀为多。
3、在服用蛇肉或者是蛇酒之后不要喝茶或者是再继续服用大量的酒,特别是大量的烈酒有可能导致猝死的情况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蛇酒
乌梢蛇的特征
乌梢蛇的习性和特点,乌梢蛇是蛇友都比较熟悉的蛇类,是一种常见的无毒蛇,在我国分布比较广,也是美食爱好者喜欢吃的一种膳食蛇类。乌梢蛇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乌梢蛇可入药,有祛风,活络,定惊的功效。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部分蛇友想了解乌梢蛇的习性特点,下面毒蛇网小编就来分享给大家:
乌梢蛇的习性和特点
一、乌梢蛇的生存环境
乌梢蛇生活在中国东部中部东南部和西南的海拔1600m以下中低山地带平原、丘陵地带或低山地区。垂直分布范围:海拔50~1570m。常在农田(高举头部警视四周)或沿着水田内侧的田埂下爬行、菜地、河沟附近,有时也在山道边上的草丛旁晒太阳、在村落中发现(山区房屋边的竹林)。
乌梢蛇的习性和特点
二、乌梢蛇的生存特性
乌梢蛇行动迅速,反应敏捷,善于逃跑。性温顺,不咬人。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狭食性蛇类)。7-8月间产卵,每产7-14枚。在中国分布较广福建等;在云南仅在滇东北和滇东地区有分布。野外生存数量大减(栖息地破坏、大量捕杀),应予保护。
根据统计,乌梢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占51%,受精卵占产卵数的91.4%,自然孵化率64.6%,自然成活率30%。
乌梢蛇的习性和特点
三、乌梢蛇的活动规律
乌梢蛇在每年的春末夏初,乌梢蛇出蛰活动后,不是急于摄食,而是继续消耗体内尚存的脂肪和营养,忙于寻偶交配时乌梢蛇次季的首要任务。乌梢蛇对场地湿度及其环境的变化比其他蛇类更敏感,表现出强烈的喜暖厌寒、喜静厌乱等特点,养殖时应最大限度的予以满足。每年出蛰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其活动逐日活跃,当平均气温在25~32℃时活动最频繁。尤其是在适宜气温的范围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65%~75%时,发现该蛇在露天场所的活动时间较长。随着气温的逐日下降,其活动也会明显减少。当气温低于15℃时,即进入不愿活动的状态。一般说来,每年的7~9月为乌梢蛇的活动高峰期,约10月下旬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期仅6个多月。全年气温普遍偏低的地方,该蛇的活动期还短于此数,如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