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概述: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 Vitex trifolia L. var. simplicifolia Cham. 或蔓荆Vitex 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别名: 蔓荆实、荆子、白背杨、白布荆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用法与用量:5~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临床应用:
1.蔓荆子散(《医部全录·头门》)治风头旋运,闷气则欲倒。蔓荆、甘菊花、半夏(汤泡)羚羊角(屑)、川芎、枳壳(麸炒)、茯神(去木)、黄芩、防风各23g,麦冬、石膏各30g,地骨皮、赤箭、细辛、甘草(炙)各15g。每服9g,水1盏,生姜15g,煎至六分,去渣,不拘时温服,忌热面饴糖羊肉。方中蔓荆子配伍川芎治头痛、身痛。
2.蔓荆子膏(《外治秘方·广济方》)治头风白屑痒,发落生发,主头肿旋闷。蔓荆子6g,生附子30枚,羊踯躅花120g,葶苈子120g,零陵香60g,莲子草1握。上六味切,以绵裹,用油2升,渍7日。每梳头常用之,若发稀及秃处,即以铁精30g,以此膏油于瓷器中研之。摩秃处,其发即生也。方中蔓荆子与诸药配伍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
3.益气聪明汤(《东垣十书》)治头痛,目糊,齿痛,耳鸣或听力减退。蔓荆子、葛根、人参、黄芪各9g,黄柏3g,白芍6g,升麻4.5g,炙甘草3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方中蔓荆子配伍黄芪人参等治劳役饮食不节,内障眼病。
每日中药——蔓荆子
蔓荆子来源于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
蔓荆子有芳香的气味,果实灰黑色,以果实粒大、饱满、具灰白色粉霜、气辛香、无杂质者为佳。
蔓荆子按产地不同,可以分为单叶蔓荆和蔓荆。主产于山东、江西、浙江的为单叶蔓荆,主产于广东、广西的为蔓荆。
蔓荆子辛、苦,微寒,为发散风热药,即辛凉解表药,有疏散风热的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
又因蔓荆子辛可散风,微寒能清热,质轻上浮,主散头面部风热,有疏风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风热之头昏头痛和风邪上攻之偏头痛。
蔓荆子入肝经,肝开窍于目,故有清利头目的功效 ,用于治疗风热上攻的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另外,蔓荆子还能散风胜湿,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痹痛。
因蔓荆子微寒,入胃经,故胃虚者慎用。
又因蔓荆子质轻味辛,升浮上行,故血虚有火上逆者不宜使用。
此外,蔓荆子是发散风热药,用于治疗外感风热的头痛,故风寒头痛忌用。
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蔓荆子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功效与作用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蔓荆子,中药名,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味辛、苦,性微寒,归胃、膀胱、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等功效。
1、疏散风热:蔓荆子辛能散风,微寒清热,轻浮上行,主散头面之邪,有祛风止痛之效,用治外感风热、头痛头晕,常与菊花、薄荷等同用,头痛头风常与白蒺藜、川芎、钩藤等同用。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常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
2、清利头目:蔓荆子由于它能促进眼结膜血流速度,对加快炎症吸收是有利的,所以对眼炎和眼睛损害引起的头痛治疗是有效的。
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
外感头痛、偏正头风者
禁忌人群
脾胃虚弱者
不宜同食
辛辣刺激食物
降低药效
食用方法
煎服
将蔓荆子放入瓷罐中煎煮即可。
蔓荆子功效
一、蔓荆子功效:
1、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主外感风热;头昏头痛;偏头痛;牙龈肿痛;目赤肿痛多泪;目睛内痛;昏暗不明;湿痹拘挛。
2、疏风清热的作用
蔓荆子气清体浮,辛寒相存,走上入里,解表疏风,能宣肺气,清头目,为偏正头痛之圣品,常用于风热感冒,风水等症状。
3、祛风除湿的作用
此为风湿邪留滞经络,阻痹气血所致,肢体关节酸痛,挛急,本品具祛风止痛效果,《神农本草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急。”
扩展资料:
蔓荆子的作用
1、解热抗炎
蔓荆子和单叶蔓荆子水提液灌服对大鼠发热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有解热降温作用。对大鼠炎症性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紫花牡荆素和3一甲氧基-4-肉桂醛。
2、镇痛镇静
蔓荆子水煎剂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腹腔注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生品的作用强于炒制品,醇提物强于水提物。水提液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单叶蔓荆子强于蔓荆子。
3、扩管和降压
蔓荆子醇浸液可显著降低麻醉猫的血压。对实验性外周和内脏的微循环障碍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可显著提高兔眼球结膜的微循环的血流速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蔓荆子
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 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其药性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功效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2、风热感冒,头昏头痛。本品辛能散风,微寒清热,轻浮上行,解表之力较弱,偏于清利头目,疏散头面之邪,故风热感冒而头昏,头痛者较为多用。
3、目赤肿痛,耳鸣耳聋,本品辛散苦泄,微寒,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可用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目昏多泪。常与菊花,蝉蜕等药同用。
4、取本品祛风止痛之功也可用治风湿痹痛,每与羌活、独活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