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贝母,川贝母和浙贝母有何不同?
川贝母和浙贝母都是中药材,同时也都是属于贝母,但这两个中药材是有不同的,不然为何我们要分别讲它们不同的名字呢。不过虽然它们是不同的中药材,但是它们也是有相似之处的,从他们的名字就可以发现。它们在外形上也有相同点。但是毕竟不是两个一模一样的东西,所以他们的不同点是大于相同点的。小面我们详细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他们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状上的不同,二是它们在功效上也是不同的。
首先我们来说说它们在形状上有哪些不同。浙贝母的外形是看起来有些扁球形的,从整体上来看,它的外观颜色是白色或者是淡黄色的。而它的的外层也是有两枚鳞片,并且这两枚鳞片是折叠在一起的,所以他们的大小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且呢,两枚鳞片之内还包括两道三枚非常小的小鳞叶。
而川贝母在外形上则是圆锥形状的,不过它也有两枚两枚鳞片,在这里他们是一样的,不过川贝母的鳞片的大小不一样,大片的鳞片紧紧环抱着小片。所以它们这两个贝母在形状上还是比较容易就能被我们用肉眼就给分辨出来的。
它们最大的差别主要以现在功效上的不同。浙贝母吃起来回比较苦,具有清热消毒,止咳化痰,消肿散结的功效。所以浙贝母通常被我们用来治疗感冒,咳嗽之类的病症,不过这里的病症是由热毒引起的。同时川贝母用来口尝的话,首先尝起来感到的是有点点甜,不过这个甜中又带有点苦涩的味道。它同样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不过呢,我们常常把它主要用来治疗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燥热咳嗽等病症。
从在方剂中的应用看浙贝母、川贝母功效差别
浙贝母、川贝母都能润肺化痰止咳平喘,但桑杏汤所用为浙贝母,而百合固金汤中用川贝母,说明二药功用还是有差别的。从二方的功用来分析,吴鞠通的桑杏汤主治外感燥热,头痛身热,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等证,是治疗外感温病初起的常用方剂,偏于轻宣润燥。百合固金汤主治肺肾亏虚,虚火上炎,咽干燥咳等证,是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的方剂,偏于养阴润燥。二方中对贝母的选择应从川、浙贝母的差别说起:
川贝母与浙贝母就如南沙参、北沙参一样,产地不同,但主治大同小异,平时所说的贝母通常是指川贝母,人们在咳嗽时常喝的贝母梨水一般就用川贝。在明朝之前贝母没有川、浙之分,都是通称为贝母的,从清代后医药学家们才逐渐认识到二者功用的差别而选择使用。川贝母性味苦甘微寒,归心、肺二经,主要功效是润肺化痰,散结除热。川贝母滋润性强,养阴的作用明显,多用于肺热燥咳,肺虚痨咳,如阴虚火盛,肺热燥咳痰不易出,吐血,久咳干咳等用之最宜;浙贝母性味苦寒,清热的作用更强,功能开郁散结,多用于治外感风邪,痰热郁肺引起的咳嗽。因其开泄力强,常用治乳痈瘰疬,与连翘同用,治项下瘿瘤(甲状腺肿大)。
桑杏汤善治温燥初起,温燥是燥邪挟热外感,燥邪容易伤津,治疗就要轻宣润燥,浙贝母性偏于泄,长于清化痰热,降泄肺气,故多用于风热犯肺,肺气失宣的风热乘肺证,所以桑杏汤轻宣润燥用浙贝;百合固金汤偏于养阴润燥,适用于温热病后期,热去津伤,以及七情郁火伤阴而致的阴虚津亏等燥证,而川贝母质润,长于润肺化痰,所以百合固金汤养阴润燥用川贝。
浙贝母和川贝母一样吗?
浙贝母和川贝母的形状不同
浙贝母的外形是扁球形,直径大约是在1~2.5cm之间,高度为1~1.5cm,浙贝母的外层有两枚鳞片,这两着是折叠在一起的,像是一对关系和睦的夫妻,里面有内有小鳞叶2~3枚,整体的外观颜色偏类白色至淡黄白色。
川贝母的外观是圆锥形,直径大约是在0.5~1.0cm,高差不多是在0.4~1.0cm左右,川贝母的外层也有两枚鳞片,但是它们的大小悬殊,是大片的鳞片紧紧环抱着小片,像是一对甜蜜的情侣,顶尖比较尖,但是也有的,颜色是类白色。所以我们是完全可以通过它们的形状区别来进行区分的,仔细观察就可以很轻松的区分它们的区别了哦。
浙贝母和川贝母的功效不同
浙贝母吃起来回比较苦,具有清热消毒,止咳化痰,消肿散结的功效,在灵;临床上主要用于痰热咳嗽、感冒咳嗽等疾病的治疗,另外,浙贝母还可用于瘰疬疮痈肿毒及乳痈、肺痈等病症。
川贝母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虽然看起来与浙贝母的功效差不多,但是川贝母主要用于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燥热咳嗽等病症。可以发现这两种中药材虽然看似功效相似,但是实际上的区别是极大的,需要我们去注意哦。
浙贝母和川贝母的服用方法不同
浙贝母多入煎剂,常用量为6~10克,一般来说都是这样使用浙贝母的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进行服用,也可以更好的利用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川贝母一般是不煎剂的,主要的服用方法是研末吞服,并且直接用开水冲服即可,每次的用量是2~3克,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可以选择用这样的方法来服用川贝母了哦,好处是极大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