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类中药有哪些?
我国药用植物及中药材种类繁多,新版《中药大辞典》将收载12807种中药材,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动物1581种,矿物80种。也有很多地方药材可能未被收录,即便是常用的中药材都有近千种之多,所以不能给你一一写出。
但可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而分类:
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
2.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
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
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如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莨科等等
常用中草药300种图谱,用法齐全,赶紧收藏!
常用中草药300种图谱,有很多喜爱中医的朋友们很想要吧,来一起回顾下……
带你认识几种常见中草药
转眼暮春将去,在路边、田埂或者树林间,有很多常用于中草药的植物随处可见,看看这些植物你都叫得出名字么?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它们用于中药时的一些小常识。
紫花地丁 ,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植物。
性味:寒,微苦。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
禁忌:
1.脾胃虚寒者忌服。
2.外疡属阴证,寒证者及阴疽漫肿无头者忌用。
3.肾阳虚衰等证者不宜大量服用单味药。
4.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炎,长期腹泻者禁大量久服。
益母草 ,别称益母蒿、坤草、茺蔚,为唇形科植物。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入药。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肝、心包、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用法与用量:9~30g;鲜品12~40g。
禁忌:孕妇慎用。
连翘 ,黄花杆,黄寿丹。是双子叶植物纲、捩花目、木樨科、连翘属落叶灌木。连翘早春先叶开花,花开香气淡艳,满枝金黄,艳丽可爱,是早春优良观花灌木,株高可达3米。生长于山坡灌丛、林下或草丛中,或山谷、山沟疏林中,海拔250-2200米。果实可以入药。产于中国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西部、河南、湖北、四川。
一般于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采集成熟的果实。要采发育成熟、籽粒饱满、粒大且重的连翘果,然后薄摊于通风阴凉处,阴干后脱粒。
性味:苦,凉。
归经:入心、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禁忌: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
中药有哪些种类
中药分类方法
中草药的种类很多,根据近年的初步统计,总数约在八千种左右,常用中草药亦有700种左右。如此繁多的种类必须按照一定的系统,分门别类,才便于学习、研究和应用。药物分类的方法是根据人们对于药物认识的逐渐深化而不断发展的。例如中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把当时常用的365种药物按照毒性强弱和用药目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是延年益寿药,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是防病补虚药,有毒无毒,根据用量用法而定;下品是治病愈疾的药物,多有毒性,不可久服。这种分类方法简单而粗糙,其中有些药物的分类也不一定恰当。但当时,可能在避免因用错药物而中毒的问题上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梁代陶弘景编《本草经集注》时,增药365种,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六类,每类又各分上、中、下三品,这是根据药物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开端,但仍较粗糙。直到明代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一书,分类方法始有重大的发展。他采用了根据以前本草的分类方法略加修改,把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外,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六十类。例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而且他还往往把亲缘相近或相同科属的植物排列在一起,例如草部之四、隰草类中的53种药物中,有21种属于菊科,而且其中10种是连排在一起的。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药材原植物(或动物)的辨认与采收,对于澄清当时许多药材的混乱情况起了很大作用。现代记载中草药的教科书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而有不同,主要有下列四种:
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
2.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
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
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莨科等等。
上述各种分类方法各有优缺点,究竟以采用哪一种分类方法比较适宜,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目的和要求。例如按药物功能分类,有利于学习和研究中草药的作用和用途,按药用部分分类便于学习和比较各类药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因而有利于药材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按有效成分分类有利于学习和研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及其化学鉴定。采用按药材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的方法,这是由于同科属的中草药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化学成分和医疗应用等方面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不但便于学习和研究这些共同点,也便于比较它们的特异点,以揭示其规律性,这样,既有利于中草药的鉴定也有利于从同科属动植物中寻找含有相同或类似成分的动植物,以扩大药物资源。
中草药6000种图解名字功效
中草药6000种图解名字功效?以下是小社吐血整理的常用中草药图谱及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介绍,供大家欣赏、参考。另外,小社这次特意给每一种中药都附上了别名,便于大家平时灵活运用。
(前方大量图片,建议在WIFI下观看)
解表类
1、发散风寒药
生姜
别名:大肉姜、鲜生姜

白芷
别名:芳香、泽芬

防风
别名:铜芸、茴草、百枝、屏风

苍耳
别名:常思菜、地葵、道人头、猪耳、刺儿棵

羌活
别名:羌青、护羌使者、羌滑、退风使者

细辛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山人参

荆芥
别名:香荆芥、假苏、姜芥、四棱杆蒿、稳齿菜

桂枝
别名:柳桂

麻黄
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2、发散风热药
牛蒡子
别名:鼠粘子、大力子、恶实

升麻
别名:周麻、鸡骨升麻 、鬼脸升麻

柴胡
别名:地薰、茹草、柴草、茈胡

葛根
别名:甘葛、干葛、粉葛、葛条根

桑叶
别名:铁扇子、蚕叶

菊花
别名:甘菊、金蕊、真菊、药菊

薄荷
别名:蕃荷菜、土薄荷、南薄荷、人丹草、野薄荷

泻火药
1、清热泻火药
天花粉
别名:栝楼根、花粉、白药、瑞雪

决明子
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千里光、假绿豆

知母
别名:连母、水须、穿地龙、羊胡子

栀子
别名:木丹、越桃、山栀子、黄鸡子、黄栀子

莲子心
别名:苦薏、莲薏、莲心

夏枯草
别名:铁色草、棒柱头花、榔头草、棒槌草、牛枯草

2、清热燥湿药
龙胆
别名:陵游、草龙胆、苦地胆、山龙胆、水龙胆

白鲜皮
别名:野花椒皮、白羊鲜、北鲜皮、臭根皮、八股牛、八挂牛、好汉拔

苦参
别名:地槐、苦骨、穿参、牛参、地参、野槐、山槐

鸦胆子
别名:老鸦胆、鸦蛋子、小苦楝、苦参子

黄芩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黄柏
别名:黄檗、圆柏、檗木、川黄柏

黄连
别名:川连、川黄连、姜黄连、吴萸黄连、酒连

3、清热泻火药
大青叶
别名:大青、北板根、大靛

山豆根
别名:豆根、北豆根、广豆根、苦豆根

北豆根
别名:蝙蝠葛根、北山豆根、山地瓜秧、蝙蝠藤

白头翁
别名:野丈人、头公、毛姑朵花、老公花

白蔹
别名:白根、山地瓜、鹅抱蛋、地老鼠、猫儿卵

连翘
别名:旱莲子、空翘、空壳、落翅

板蓝根
别名:靛青根、蓝靛根

金银花
别名:忍冬花、银花、双花、二宝花

鱼腥草
别名:紫背鱼腥草、紫蕺

蒲公英
别名: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草、蒲公丁

4、清热凉血药
地黄
别名:生地、生地黄

赤芍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

牡丹皮
别名:丹皮、丹根、牡丹根皮

5、清虚热药
银柴胡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牛肚根、土参

胡黄连
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

泻下药
1、攻下药
大黄
别名:将军、锦纹、锦纹大黄、川军

2、润下药
火麻仁
别名:大麻仁、麻子仁、麻子线麻、山麻

郁李仁
别名:郁子、郁里仁、李仁肉、小李仁

3、峻下逐水药
千金子
别名:千两金、菩萨豆、续随子

巴豆
别名:巴仁、巴米、红子仁、泻果、猛子仁、巴仁

甘遂
别名:甘泽、陵泽肿、手花根、猫儿眼、胜于花

芫花
别名:赤芫、杜芫、头痛花、南芫花、药鱼草、九龙花、闹鱼花

京大戟
别名:大戟、红芽大戟、紫大戟、将军草

商陆
别名:章陆、章柳根、见肿消、当陆

祛风湿药
1、祛风散寒药
川乌
别名:鹅儿花、五毒、铁毒

木瓜
别名:木瓜实、铁脚梨

草乌
别名:乌头、独白草、土附子

威灵仙
别名:铁脚威灵仙、酒草阶、黑骨头、老虎须、七寸草、牛闲草

独活
别名:独摇草、独滑、长生

路路通
别名:枫实、枫草、九空子、枫草

2、祛风湿清热药
防己
别名:粉防己、汉防己、石解

马钱子
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苦实、马前

秦艽
别名:秦胶、秦纠、左秦艽

桑枝
别名:桑条

3、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别名: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

狗脊
别名:金毛狗脊、金毛狗、金狗脊

桑寄生
别名:桃树寄生、苦楝寄生、广寄生

化湿药
广藿香
别名:土藿香、大叶薄荷、猫尾巴香、山茴香

苍术
别名:赤术、仙术、茅术、华苍术

豆蔻
别名:白豆蔻、草果、草豆蔻

佩兰
别名:兰草、木香、大泽兰、女兰、香草、杭佩兰

草豆蔻
别名:豆蔻、草蔻、草蔻仁、草果、扣仁

草果
别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厚朴
别名:川朴、厚皮、重皮、烈朴

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药
冬瓜皮
别名:白瓜皮、白冬瓜皮

赤小豆
别名:红豆、小豆、野赤豆

泽泻
别名:水泻、芒芋、泽芝、天鹅蛋、水泽、如意菜、水白菜、及泻

茯苓
别名:茯菟、茯灵、松薯、松苓

薏苡仁
别名:薏仁、薏米、草珠子、回回米、六谷子、尿珠子

2、利水通淋药
川木通
别名:淮木通、山木通、花木通、白木通

车前草
别名:当道、蛤蚂草、车轮草、铁贯草

石韦
别名:石皮、金星草、石兰、石剑、石背柳

灯心草
别名:虎须草、赤须、灯心、灯草

3、利湿退黄药
垂盆草
别名:半枝莲、佛指甲、狗牙半支、豆瓣子菜、狗牙齿、鼠牙半支、白蜈蚣

金钱草
别名:神仙对坐草、蜈蚣草、黄疸草

茵陈
别名:茵陈蒿、绵茵陈、绒蒿

虎杖
别名:苦杖、斑杖、花斑杖、紫金龙、酸汤杆、山大黄、阴阳莲

温里药
丁香
别名:母丁香、公丁香、雄丁香

八角茴香
别名:大料、大茴香、舶上茴香、八角珠、八角香

小茴香
别名:土茴香、谷茴香、草茴香、谷香、小茴、小香、香丝菜

花椒
别名:秦椒、蜀椒、巴椒、川椒

肉桂
别名:桂树、牡桂、玉桂、紫桂、大桂、桂皮

干姜
别名:白姜、干生姜、均姜、药姜

吴茱萸
别名:食茱萸、吴萸、气辣子、曲药子

附子
别名: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高良姜
别名:良姜、小良姜、海良姜、膏良姜

理气药
刀豆
别名:刀豆子、关刀豆、刀巴、马刀豆

土木香
别名:青木香、祁木香、玛奴、新疆木香

大腹皮
别名:槟榔皮、大腹毛、槟榔衣、茯毛

川楝子
别名:金铃子、仁枣

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云木香、广木香

乌药
别名:台乌药、香叶子树、白叶柴、青竹香、铜钱树、白背树

佛手
别名:佛手柑、密罗柑、五指柑、手柑

陈皮
别名:橘皮、橘子皮、广橘皮、红皮

枳壳
别名:川枳壳、江枳壳、湘枳壳

枳实
别名:鹅眼枳实

香附
别名:香附米、莎草根、三棱草根

香橼
别名:钩橼子、香橼柑

薤白
别名:薤根、薤白头

消食药
山楂
别名:鼠查、棠球子、赤爪实、山里红果

麦芽
别名:大麦芽、大麦蘖、麦蘖、大麦毛

莱菔子
别名:萝卜子

驱虫药
苦楝皮
别名:楝木皮、楝树枝皮、楝皮、楝根皮

南鹤虱
别名:野胡萝卜子、鹤虱、窃衣子

使君子
别名:留求子、史君子、五棱子、君子仁、索子果

槟榔
别名:大腹槟榔、大腹子、槟榔子、橄榄子、槟榔玉

止血药
1、凉血止血药
大蓟
别名:鸡项草、野红花、将军草、马蓟、虎蓟、刺蓟、山萝卜、牛口刺

地榆
别名:白地榆、鼠尾地榆、黄瓜香、绵地榆、红地榆、马猴枣

侧柏叶
别名:柏叶、丛柏叶

槐花
别名:槐蕊、槐米

2、化瘀止血药
三七
别名:山漆、金不换、参三七、田三七、田七

茜草
别名:茹芦、茜根、活血丹、小活血

蒲黄
别名:蒲花、蒲草黄、蒲厘花粉、蒲棒花粉

仙鹤草
别名:龙头草、金顶龙芽、刀口草、狼牙草

3、收敛止血药
白及
别名:白芨、甘根、呼良姜、白及子、白鸡儿

4、温经止血药
艾叶
别名:艾蒿叶、家艾叶、艾草

活血化瘀药
1、活血止痛药
川芎
别名:西芎、山鞠穷、香果、小叶川芎

延胡索
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

郁金
别名:马莲、黄郁

姜黄
别名: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郁金

乳香
别名:熏陆香、马尾香、乳头香、天泽香

泽兰
别名:地笋、地石蚕、蛇王草、草泽兰

没药
别名:末药

2、活血调经药
川牛膝
别名: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肉牛膝

王不留行
别名:奶米、大麦牛、王母牛、留行子

丹参
别名:山参、红根、紫丹参、赤丹参、血生根、血参

红花
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

桃仁
别名:白桃、毛桃、红桃

益母草
别名:益母、茺蔚、野天麻、地母草

鸡血藤
别名:血龙藤、九层风、血筋藤、紫梗藤、血凤藤、大血藤、过岗龙

3、活血疗伤药
骨碎补
别名:猴姜、石毛姜、过山龙

苏木
别名:苏方木、棕木、赤木、红赤木、红柴

4、破血消症
马钱子
别名:士的宁树、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眼、大方八、马钱树,马钱科、马钱属乔木

三棱
别名:荆三棱、光三棱

莪术
别名:蓬莪术、蓬术、广术、青姜

化痰止咳平喘药
1、温化寒痰药
天南星
别名:虎掌、南星、蛇芋、野芋头

化橘红
别名:柚皮橘红、化州橘红、柚子皮

白前
别名:石蓝、嗽药、鹅管白前

半夏
别名:水玉、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叶半夏、三步跳

芥子
别名:芥菜子、青菜子、黄芥子

旋覆花
别名:金线花、夏菊、满天星、金盏花、猫耳朵花

2、清热化痰药
川贝母
别名:贝母、川贝、勤母

瓜蒌
别名:栝楼、药瓜、吊瓜

胖大海
别名:大洞果、安南子、胡大海、通大海、大海

前胡
别名:土当归、水前胡、野当归

桔梗
别名:梗草、苦桔梗、大药、铃铛花、尚头花、苦菜根

浙贝母
别名:浙贝、象贝母、大贝母、元宝贝、珠贝

昆布
别名:海带、江白菜

竹茹
别名:蛤壳、瓦屋子、花蚬壳

3、止咳平喘药
马兜铃
别名:兜铃、水马香果

白果
别名:鸭脚子、灵眼、佛指柑

百步
别名:嗽药、百条根、山百根、药虱药

桑白皮
别名:桑皮根、桑根白皮、桑皮、白桑皮

款冬花
别名:冬花、款花、艾冬花、九九花

罗汉果
别名:假苦瓜、光果木鳖、拉汉果

安神药
合欢皮
别名:合昏皮、夜合皮、合欢木皮

远志
别名:棘菀、细草、光棍茶、细叶远志、小草、小草根

柏子仁
别名:柏实、柏子、侧柏子

酸枣仁
别名:枣仁、酸枣核

平肝熄风药
罗布麻叶
别名:茶叶花、泽漆麻、野茶叶

蒺藜
别名:旁通、屈人、止行、刺蒺藜、硬蒺藜

天麻
别名:赤箭芝、独摇芝、离母、赤箭、明天麻

钩藤
别名:大钩丁、双钩藤

开窍药
石菖蒲
别名:山菖蒲、药菖蒲、金钱蒲、水剑草、石蜈蚣、九节菖蒲

补虚药
1、补气药
甘草
别名:国老、美草、甜草根、粉草、乌拉尔甘草

人参
别名:人衔、土精、棒棰、圆参、山参

大枣
别名:红枣、干枣、良枣

山药
别名:山芋、怀山药

白术
别名:冬术、山芥、于术、浙术

党参
别名:黄参、狮头参、中灵草

黄芪
别名:绵黄芪、独根、二人抬

2、补阳药
巴戟天
别名:鸡血藤、兔儿肠、鸡肠风、猫肠筋

肉苁蓉
别名:地精、大芸

杜仲
别名:思仙、木绵、丝连皮、丝棉木、玉丝皮

补骨脂
别名:破故纸、怀故子、川故子

蛇床子
别名:野茴香、蛇米

淫羊藿
别名:箭叶淫羊藿、心叶淫羊藿、仙灵脾

3、补血药
白芍
别名:白芍药、金芍药

当归
别名:马尾归、秦归、云归、西当归

首乌藤
别名:夜交藤、田猪头、铁称陀

4、补阴药
牛膝
别名:怀牛膝、杜牛膝、牛盖膝、牛筋

石斛
别名:林兰、杜兰、千年竹、黄草

麦冬
别名:寸冬、韭叶麦冬、麦门冬、寸麦冬

百合
别名:白百合

收涩药
五味子
别名:五梅子、山花椒、五味

五倍子
别名:文蛤、木附子

肉豆蔻
别名:肉果、玉果、顶头肉

罂粟壳
别名:米壳、粟壳

莲子
别名:水芝丹、莲实、莲蓬子

芡实
别名:水鸡头、鸡头实、鸡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