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将至,为何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之说?
即将进入三伏,常听到村里打招呼说起:“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句俗语的形成,明显来自于人们的生活习惯。首先这句俗语包含的这三种食物,主要成分和面粉有关。那么不用想这句俗语来自于小麦主产区,只有在以面食为主的条件下,才有条件形成这样的俗语老话,区别在于这三种食物,在民间“食谱”中所代表的意义有很大不同——饺子是过节 美食 ,面条最普通,烙饼摊鸡蛋属于干粮营养餐。那么,为何这句俗语,所表达的三伏天饮食风俗还有区分呢?这肯定与当时人们的实际生活条件和经验有关。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人们根据当时的生活条件,与环境和食物的关系,总结形成了这样的俗语,在实际生活中,有一定广泛代表性。
头伏饺子:首先我们要知道,饺子即便是放在今天,在我们的饮食文化中,也是改善伙食的一种 美食 ,而且有很好的象征意义。而在很早以前,普通老百姓生活条件和今天不能同日而语,吃饺子的时候,过节的意味深长。这个时候,已经收获完小麦,又迎接“三伏”,结合头伏的气候环境,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有食补庆祝夏收的意味,增强体质,保佑家人平安幸福,风调雨顺人民丰收。
二伏面:老话说“热在二伏”,二伏是三伏天的中段,地球围绕太阳自转,此时是一年中太阳距离我们最近的时间段,昼长夜短。在高温蒸腾作用下,人体就会出现不适感,食欲不振,所以古代人也讲究避暑。作为普通人,不可能享受避暑山庄的待遇,也不像今天人们可以隐身于空调房内。最普通的人民,在炎热的环境条件下,就要根据现有的生活资源,比较舒服的生活。而以面食为主的人们,在最炎热的时候,吃面其实就是最普通的家常便饭。有人说二伏吃面食是 养生 之类,吃面条的还分季节吗?再说生活条件差的时候,民间的面条,可不像现在的面条五花八门,简单的凉面和汤面条是常态,捞面和焖面算是改善生活了。即便是古代人了解 养生 ,以吃米为主的人们过夏天就不 养生 吗?说白了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谷杂粮哪个不 养生 呢?与其说二伏吃面是 养生 ,还不如说是人与环境和食物的天然搭配更准确。
三伏烙饼摊鸡蛋:三伏是末伏,北方的末伏可以说天气凉爽的比较快,特别在立秋以后,早、晚有风吹来,会有阵阵凉意。人的饮食欲就会明显提升,度过了食欲不振的高温阶段,人体需要进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迎接气候转变给身体带来应激反应的同时,养壮身体迎金秋。事实上,在以前生活条件差的时候,鸡蛋摊烙饼,属于较好的硬伙食,耐饿又补充身体营养。说白了就是“贴秋膘”的意思,在以前贴秋膘更多的意义,是为了迎接秋收要出大力。说现实点就是看着收获近在眼前,手里即便是余粮不多,也敢于消费了,吃点干粮身体好,有力气,准备大干一场喜迎秋收。
以深层次的眼光来看待这句俗语,在很早以前,老百姓生活条件有限:头伏吃饺子有点庆祝麦收,迎三伏过节的意思;中伏避暑,活动量减少,食欲不佳,吃面条舒服又节约粮食;三伏吃干粮烙饼贪鸡蛋,养足身体,迎接秋收。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 科技 发达,物质丰富,对于这三种食物,爱怎么吃就怎么吃,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而关于“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实际初衷,早已经再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应当在这句俗语之中,理解曾经人们困苦的生活,吃点普通的饺子、面条和烙饼鸡蛋,还要分时候!看完明白这句俗语深层的含义,我们就更应该珍惜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初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过去,初伏之时恰逢麦收不到一个月,家家有粮,就利用这个时候享享口福,又有“好吃不如饺子”之说,因此饺子自然成为首选。
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同音,因此“初伏”饺子又有“元宝藏福”的说法。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容易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而饺子正是传统习俗中开胃解馋的。
人们在“初伏”吃饺子,希望能平安度夏。更重要的是,“初伏”吃饺子,再喝上热乎乎的原汤,发一身汗,有驱散盛夏“毒火”,弥补闷热天气体力消耗的作用。
不是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烙饼摊鸡蛋么?伏天也吃这个?[捂脸][捂脸][捂脸]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是什么意思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意思具体如下:
一、头伏吃饺子
饺子在中国出现的历史时间已有一千多年,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头伏吃饺子也有“元宝藏福”的寓意,因为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谐音。所以,人们在“头伏”吃饺子,希望能平安度夏。
二、二伏吃面
二伏也叫中伏,这时候气温比较高,出汗较多,往往人们的食欲不振,没胃口。用营养丰富的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可以去除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
三、三伏烙饼摊鸡蛋
三伏即末伏,进入末伏,三伏天也进入尾声,天气开始转凉。由于头伏和二伏天气较热,人们出汗比较多,身体损失的营养也比较多。人体消耗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所以,这个时候要适当多补充营养,恢复体力。
由于古代人们普遍生活水平较低,补充营养的主要方法还是吃鸡蛋。三伏吃烙饼摊鸡蛋,一方面是补充营养,一方面是送走伏天的意思。
三伏天饮食调理方法
“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再加上持续高温,极易发生“中暑”现象。 [6] 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
在烹调方面,凉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营养;再辅以适量的醋、酱、葱、姜、蒜和芥末,可促进食欲和消化外,还抑菌、降脂、调血压。西瓜、苦瓜、冬瓜、黄瓜、丝瓜、番茄等瓜茄类果蔬有利尿补水的作用,是首选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饮食还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三伏天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说法来自哪里?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我国民间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习俗,寓意“元宝藏福”和“祈福驱暑”。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说法来自哪里?
1、头伏、中伏和末伏的由来
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这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是真正暑天的开始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
2、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由来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其实,正式的起源就是来自魏氏春秋。
3、西葫芦三鲜馅饺子
这里呢,就推荐一下我最喜欢的,西葫芦三鲜馅得饺子,西葫芦是夏季的时令蔬菜,富含营养,口感细嫩,关键价格也不贵,每斤价格在一元左右,在入伏这天买上两个西葫芦,搭配上鸡蛋、木耳、虾皮制成鲜嫩可口的素馅饺子,别有一番滋味。
后记:夏季天气炎热,人们流汗较多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但又容易食欲不佳,而饺子馅所用的食材通常比较丰富、又剁得比较细碎,健康营养好消化,大家一起去吃饺子去吧。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这句俗语的来历是什么?
出自北方俚语。
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扩展资料
初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过去,初伏之时恰逢麦收不到一个月,家家有粮,就利用这个时候享享口福,又有“好吃不如饺子”之说,因此饺子自然成为首选。
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同音,因此“初伏”饺子又有“元宝藏福”的说法。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容易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而饺子正是传统习俗中开胃解馋的。
人们在“初伏”吃饺子,希望能平安度夏。更重要的是,“初伏”吃饺子,再喝上热乎乎的原汤,发一身汗,有驱散盛夏“毒火”,弥补闷热天气体力消耗的作用。
一伏饺子二伏面三伏顺口溜
一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三伏天的电扇,忙得团团转;三伏天的冰块,见不得阳光;三伏天的冰棍,人人喜爱。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至无雨三伏热(川);夏至无云三伏烧(陕);夏至鸣雷旱三伏(桂);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头伏萝卜,二伏荞麦;夏至三庚数头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