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名胜古迹
南川区位于重庆南部,地处渝黔、渝湘经济带交汇点,属重庆城市发展新区。下面我整理了南川名胜古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南川名胜古迹盘点
南川名胜古迹1:龙岩城
是南宋末年为抵御蒙军而修建的作战防御城池。龙岩城的城门三面悬崖绝壁,只一独径可上,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入。因为地势险要,龙岩城直到最后也没被蒙军攻陷,因而被誉为不败之城、南方第一屏障
马嘴山是金佛山向东北延伸的一条支岭,山形犹如一匹骏马凌空,昂霄直立。“马”的颈部,山形又酷似一个龙头,龙岩城的城门就修在龙头上,三面悬崖绝壁,只一独径可上,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 军事 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抗蒙遗址龙岩城遗址是南宋时期修建的作战防御城池,面积约2400平方米,四周残墙尚存,高1.2米,有了望台, 射击 孔,居高临下,地势开阔。龙岩城“古磨崖碑”下有一段 记叙文 字,叙明当年修建情况:“宋宝佑四年,上有旨筑南郡四城,南平军守臣史切举奉捆令筑城马脑山,四月丁卯而栽,六月戊寅而毕……”
龙岩城的城门用条石砌成,圆拱形门,门框高1.8米,宽1.26米,门楣上镶嵌长条石一块,上面刻有“蟠龙砦”三字,字径约30厘米,门拱内顶亦嵌长条石,刻有双行小字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一十一年癸丑岁建。”
宋宝佑六年(1258),蒙古大汗蒙哥亲率8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进四川。蒙军长驱直入,宋朝的军队非败即降。1259年春,这支曾踏平大半个欧洲、被誉为“天降神兵”的队伍进入涪州(涪陵),主力驻扎在涪州西面60里的蔺市镇一支蒙军向西南挺进,一直杀到龙岩城脚下。碑文记载:“正月,贼酋重兵攻城,二月再寇,斩虏使,焚伪书,诸将争击,贼败而退,献俘授馘,功不一书。”蒙军两次重兵攻城,历时两个月,久攻之下,被守军用擂木乱石滚下而击退。碑文记载:“捆台以全城却敌闻之公朝,上恩迭颂,宰揆抠宣钧翰踵至,咸谓兴筑以来所创建也。”由于宋将士守城有功,受皇帝嘉奖,并称龙岩城为“邑中第一要隘。”
龙岩城下凉风岭左侧峭壁上有一块碑文,是民国初年袁世凯称帝时,他部下一个叫赵冕的连长撰文的。碑文记载,当年袁世凯称帝改国号,各省均已赞同,惟有云、贵蔡锷、唐继尧不服,于是“兴兵犯川”。陆军十五师步兵三十六旅六十团三营十二连奉命进击,于民国五年一月抵达马嘴。经过两次战斗,至四月七日取消洪宪国号,袁世凯倒台而北军撤退。赵冕仅以一连兵力死守龙岩城,而使蔡锷、唐继尧部下两次攻城不能取胜。
龙岩城抗蒙记功碑在城门外右侧约30米处的绝壁上,磨崖镌成,碑高3.5米,宽4.2米,碑文257字,字径14厘米,正楷双钩,雄浑劲拔,古朴遒劲,为南宋开庆元年所刻。碑上端刻一条横沟长约5米,深5厘米,用以排水保护碑文。由于年久剥浊,少数字显得模糊。这是南川境内现存最早、最完善的金石珍品,为研究宋元之际 历史 的宝贵文物资料。
南川名胜古迹2:金佛山
金佛山是世界 自然 遗产,同时集国家5A级 旅游 风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遗产、全国科普 教育 基地、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景区、全国文明旅游景区等“八顶国家级桂冠”的大型景区,以其 生物 多样性特点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单。同时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国家级地质公园”与“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等荣誉称号。
2014年6月23日,金佛山风景区 成功 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景区位于神秘的北纬30附近,重庆市南川区境内,大娄山脉北部,面积1300平方千米,景区面积441平方千米,最高峰海拔2238米,“金佛何崔嵬,飘渺云霞间”是对金佛山最美好的写照,每当夏秋晚晴,落日斜晖把层层山崖映染得金碧辉煌,如一尊金身大佛交射出万道霞光,异常壮观而美丽,“金佛山”因此而得名同时也是国家级自然遗产。被誉为“东方的阿尔卑斯山”。
金佛山是镶嵌在祖国西南的一颗绿色宝石,有“天然 植物 陈列馆”之称,在山中25万亩原始常绿林中,萃集着237科2997 种植 物。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品种繁多的珍稀动植物,雄险怪奇的岩体造型,神秘幽深的洞宫地府,变幻莫测的气象景观和名刹古寺遗迹而与“峨眉山、青城山、缙云山”荣列巴蜀四大名山。
南川名胜古迹3:楠竹山
楠竹山,位于重庆市南川区的东北面,公园距离南川区城区20公里,规划总面积为866.67公顷,其中旅游核心地段为2456亩。平均海拔591—900米左右。楠竹山融“幽、秀、静”一体,被国内外专家誉为极有开发价值的省级森林公园,被重庆人喻为硕大的天然空调。
楠竹山有林地(松林)1893亩,楠竹林491亩,橄榄园和百花园面积为153亩,种植面积72亩,活立木总面积24121.864立方米,楠竹蓄积量1964吨。楠竹山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全山起伏、纵横16峰,公园内有林海、百花园、橄榄园、 动物 园、竹海、竹海山庄、人工小湖、息心亭等旅游设施。有上百种花卉植物,是重庆市理想的旅游、观光、避暑、疗养胜地。
南川名胜古迹4:山王坪
山王坪位于重庆市南川区三王坪镇境内,平均海拔1300余米,是国内首个喀斯特生态公园
王坪生态石林占地524亩,山王坪喀斯特地貌非常显著,是国内已探明的面积最大、特色最显著的生态石林。石林形象厚朴,石林与各种形态各异、造型奇特的各种树木、藤蔓丛生,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盆景。
2015年10月,南川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被评为”中国首批森林氧吧“
相传,东海龙王邀玉皇大帝龙宫赴宴。玉帝大醉而归,竟忘了带走金印。此“一忘”也 龙王令神龟“驮印奉还”,神龟误听为“拖印奉还”,于是拖印而行。神龟生来会驮不会拖,拖得精疲力竭,竟忘了登天之路。此“二忘”也。
玉帝酒醒,不见金印,疑是有人窃之,遂责令托塔天王下界查找,旨谕“无论金印落在谁手,一律赐死不留活口”。托塔天王下界一看,正值仙人向迷路的拖印神龟指路,遂祭起手中神塔,顷刻间将神龟、仙人化为顽石。谁知心急之下,竟忘了“金印”与“神塔”并非活口,也一同化为了顽石!此“三忘”也。
“三忘坪”由此得名而传世,传之数载,后世竟忘其真名,而以“山王坪”称之。今尚存“神龟拖印”、“仙人指路”、“天王神塔”三处遗址景观及通天路之门可考也。
猜你感 兴趣 :
1. 关于名胜古迹的对联大全
2. 各地名胜古迹的经典对联
3. 名胜古迹对联
4. 重庆十大景点导游词
5. 安徽历史名胜古迹介绍
重庆几个区的名称分别是?
重庆有21个市辖区。
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铜梁区、璧山区。
13个县:潼南县、荣昌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
4个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重庆”地名的来历:
宋代时,先后属西川路、峡西路(也叫峡路,治奉节)、夔州路(治奉节)管辖,短暂属西川路和峡西路,两宋大部分时间属于夔州路管辖。
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随后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为西南大区代管的中央直辖市,驻地亦设在重庆。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重庆
关于重庆的历史
在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重庆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在距今2万年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今铜梁区)。
夏商时期为百濮地,《华阳国志》载: "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 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岩盐产区,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时期巫山地区催生了巴国文明。
战国时期,巴国从汉水流域南迁至长江上游后,先后在枳(今涪陵区)、江州(今渝中区)、垫江(今合川区)建都。周庄王八年(前689年),巴国与楚国激战于那处(今湖北省荆门市东南),双方相持数月,巴人不敌而归。巴楚之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灭巴国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为36郡,巴郡为其一。
汉朝巴郡治江州,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由江州入益州平定公孙述。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璋分置永宁郡,治江州。建安六年(201年)复为巴郡。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诸葛亮经由江州平定益州。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在白帝城(今奉节县)托孤。李严在江州筑大城。
晋朝改永宁郡为巴都郡。东晋桓温讨伐李势,朱龄石平定谯纵,皆由江州入益州。
南朝宋、齐复为巴郡,郡治皆为江州。南朝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王萧纪于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改为巴州,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又改楚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
隋开皇元年(581年),废郡,以渝水(嘉陵江下游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复为巴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为渝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南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渝州。唐代延续渝州之称,为山南西道辖地。
宋代时,先后属西川路、陕西路、夔州路管辖,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彭大雅任重庆知府。为防御蒙古南侵之需,拓修重庆城,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
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再次集中兵力合攻重庆。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重庆被攻破,入城时元军遭到激烈抵抗,守将张珏战败被俘,元军继而征降夔州。
元代,重庆一直是四川南道宣慰司驻地,还一度是四川行省的驻地(1288年-1290年)。 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庆路总管府,管辖巴、江津、南川3县,之后又划忠、涪、泸、合4州来属。至正二十年(1360年),农民军明玉珍建都于此,国号“大夏”,辖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灭大夏国,复改为重庆府,隶属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辖2州、11县、1厅,包括巴县、江津、长寿、永川、荣昌、綦江、南川、合州、涪州、铜梁、大足、璧山、定远、江北厅。
清初,发生的“湖广填四川”运动使重庆具有了悠久的移民历史和丰富的移民文化,奠定了近现代重庆社会的根基。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开为商埠。光绪十七年(1891年)3月,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附近设立。
扩展资料
重庆,简称渝或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 既以江城、雾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38个区县(自治县);2017年常住人口3075.16万,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有中国火锅之都、中国会展名城 、世界温泉之都之称。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融贯东西,汇通南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其江北机场居中国内陆“十大”空港之一,果园港为渝新欧大通道的起点。重庆地处盆地东部,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山地占76%;气候冬暖春早,夏热秋凉,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流程679公里。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重庆既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在3000余年历史中,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 ;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
重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高校67所,还有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江新区、渝新欧国际铁路等战略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庆
南川野生杜鹃花公园来历?
南昌野生杜鹃花公园是因为保护野生杜鹃花而建造的一座公园。里面有1000多种野生杜鹃花的品种。
四川名称的来历
来历:
北宋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合并川峡四路,设“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四川省”之名自此问世。
1997年,原四川省计划单列市重庆市与地级市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从四川省整体划出组建重庆直辖市。至此川渝分治,形成今四川省行政区域。
扩展资料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
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工业、农业、军事、旅游大省,拥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新区等经济发展高地,是中国西部物资集散地,长江经济带组成部分,也是国宝大熊猫的故乡,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中的五粮液与剑南春原产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机关驻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