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食用方法
1、夏枯草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头晕目眩、目珠疼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胁肋胀痛等症状的调理。另外,夏枯草也有散结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淋巴结核、淋巴结肿大、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疾病的治疗。由于夏枯草既能清肝火,又能散结消肿,所以也可以用于乳腺炎、乳腺增生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另外,现代药理研究,夏枯草也有降压的作用,所以也可以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的辅助治疗。此外,夏枯草也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于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杆菌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过由于夏枯草的性味偏于苦寒,所以脾胃虚弱或者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建议服用。
2、夏枯草银花饮
材料:金银花3钱,夏枯草30克。
作法;用沸水1000ml冲泡半小时,待温凉后可当茶水饮用。有降血压的功效,尤其对治疗肝热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口干、口苦、脸红目赤、头痛眩晕等症状)效果更好。但因金银花,夏枯草的药性偏寒凉,身体衰弱,脾胃虚弱者宜慎用。
3、夏枯草荷叶茶
组成:夏枯草10克,荷叶12克(去蒂,或新鲜荷叶半张)。
制法:取上药30~40克研成粗末为一日量,放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盖闷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夏枯草的功效
1、夏枯草能消散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夏枯草入肝经,可以泄肝火,还有明目的功效。可以用来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2、夏枯草能散结,夏枯草的苦寒特性能泄热,可治肝郁化火,痰火凝聚。
3、乳痈肿痛。本品既能清热去肝火,又能散结消肿,可治疗乳房脓肿。
扩展资料:
黄芪夏枯草能明目
方中,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升阳、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等功效,善治气虚乏力、中气下陷等症状。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能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晚上眼睛疼、头痛眩晕等。
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等功效,可治疗肝肾阴虚、虚劳精亏、眩晕耳鸣、目昏不明等症状。《本草纲目》中也曾记载,枸杞具有“滋肾,润肺,明目”的作用。
现代药理发现,枸杞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具有提高视力、防止黄斑变性的作用,且其所含的甜菜碱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故而也可保护肝脏。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为补血之圣药。此方四药配伍,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之效,尤其善治肝肾阴虚所致的目珠疼痛、视物模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黄芪夏枯草能明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枯草
夏枯草的作用?
夏枯草,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的干燥果穗。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功效。主治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中
文
名
称
:夏枯草
用
药
部
位
:果穗。
性
味
归
经
:辛、苦,寒。归肝、胆经。
药
材
分
类
:植物
附注
配伍应用:
1、夏枯草配石决明:夏枯草苦寒泻热,能祛肝风、清肝火、行肝气;石决明则咸寒重镇,平肝阳、补肝阴。二药配用,共奏平肝潜阳、清肝泄热之功。适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之证。
2、夏枯草配浙贝母:夏枯草有清热解毒、解郁散结之功;浙贝母善于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二药配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作用加强。适用于痰热郁结之瘰疬、瘿瘤、痰核。
鉴别应用:
1、白毛夏枯草与夏枯草:两者同属唇形科植物,均味苦性寒而同具清热之功,可治火热及热毒病证。然白毛夏枯草为清热解毒药,又能祛痰止咳,凉血止血,主治热毒壅盛、痈肿疮疖、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咽喉肿痛及血热咳血、衄血或外伤出血。夏枯草为清热泻火药,长于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善治肝热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或目生翳障,瘿瘤瘰疬,高血压属肝火盛者。
2、菊花与夏枯草:两者均归肝经而能清肝明目,治肝火目赤肿痛及肝阳眩晕头痛。然菊花味辛甘苦,微寒质轻,兼入肺经,为辛凉解表药,不仅能疏散风热,善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发热头痛,而且兼益肝阴,清热解毒,可疗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及疔疮肿毒。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兼入胆经,为清热泻火药,其清肝火力强,兼益肝血,尤适用于目赤肿痛属肝火上炎者,并治肝阴不足之目珠夜痛等;又能散郁结、降血压,善治瘰疬、瘿瘤及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
夏枯草功效作用 夏枯草的简介
1、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痈、平肝降压等功效。
2、夏枯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主要有以下作用:
具有解毒散结消痈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淋巴结肿大、乳痈等病症;
有清热作用,可缓解心烦、口渴、上火等症状;
抗炎抗菌,对于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可平肝降压,对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眼睛胀痛、眼花有缓解作用。
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促进肠道的收缩,促进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