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症状测试
当前位置:中药大全 > 症状测试 >

止咳化痰中草药配方,止咳化痰中草药配方方剂有哪些

时间:2023-04-09 17:00:10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治疗痰湿蕴肺咳嗽的中药处方有哪些?

(1)固本丸

[主治]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处方]黄芪,白术,防风,云苓,陈皮,半夏,补骨脂,紫河车,炙甘草(原方无写份量)。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半夏止咳汤

[主治]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处方]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紫苏子10克,桑白皮15克,杏仁12克,川贝母10克,款冬花10克,紫菀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3)麻杏二三汤

[主治]化痰蠲饮,降气平喘,兼益肺脾。

[处方]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化橘红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茶叶6克,诃子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较重者,每日1.5剂,日服3次。

治疗痰热郁肺咳嗽有哪些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

(1)止咳汤

[主治]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处方]桑叶10克,杏仁12克,前胡10克,枇杷叶10克,款冬花10克,

金银花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

[主治]水煎服,每日l剂。

(2)麻杏射胆汤加减

[主治]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处方]麻黄5克,杏仁10克,射干9克,胆南星9克,苏子9克,蝉蜕5

克,僵蚕5克,枳实10克,鱼腥草20克,桔梗6克,黄芩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3)桑白皮汤加减

[主治]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处方]桑白皮15克,栀子12克,黄芩12克,知母10克,浙贝母12克,

北杏仁10克,瓜蒌仁12克,海蛤壳20克,鱼腥草30克,甘草6克。若痰热伤津者,酌加天花粉15克,麦冬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治疗咳嗽的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一)

【辨证】阴虚肺燥。

【治法】降气清热,润肺养阴。

【方名】人参保肺汤。

【组成】人参3克,桑白皮3克,五味子3克,青皮3克,橘红3克,知母3克,天冬3克,地骨皮3克,甘草3克,生姜2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中药处方(二)

【辨证】痰火扰肺。

【治法】肃肺清热,化痰止嗽,妊娠咳嗽秘方。

【方名】人参清肺汤。

【组成】白芍6克,知母6克,赤芍6克,桔梗6克,白术6克,人参4.5克,当归9克,柴胡3克,川芎3克,黄芪15克,连翘3克,薄荷3克,滑石6克,地骨皮4.5克,山栀仁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女科万金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肺气虚损。

【治法】补肺,温肺。

【方名】人参散。

【组成】人参90克,陈皮(焙)90克,炙甘草90克,生姜(切片,焙)150克。

【用法】上为末,每服6克,滚开水调下。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五六妊娠

咳嗽有痰中草药方

咳嗽 是人体清除 呼吸 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咳嗽伴有咳痰称为湿性咳嗽,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各种咳嗽的 中药 方,希望能帮到你。

         咳嗽有痰中草药方

『外感咳嗽』一、风寒袭肺

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 鼻塞 ,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三拗汤: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各等分(30克)。

止嗽散组成:桔梗(炒) 荆芥 紫苑(蒸)百部 白前蒸各1000克 甘草(炒)375克 陈皮(去白)500克。 方中用麻黄、荆芥疏风散寒,合杏仁

宣肺降气;紫菀、白前、百部陈皮理肺祛痰;桔梗、甘草利咽止咳。咳嗽较甚者加矮地茶、金沸草祛痰止咳;痒甚者,加牛蒡子、蝉蜕祛风止痒;鼻塞声重加辛夷花、苍耳子宣通鼻窍;若挟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者,加半夏、茯苓、

厚朴燥湿化痰;若表证较甚,加防风、苏叶疏风解表;表寒未解,里有郁热,热为寒遏,咳嗽音嘎,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解表清里。

(三拗汤+止嗽散加减):麻黄12g,荆芥15g,杏仁12g,桔梗15g,紫菀15g,百部15g,防风10g,白前15g,陈皮15g,甘草6g。

喉痒厉害的多加蝉衣10g,有内热的加黄芩10g。

风寒咳嗽

(咳较重寒较轻用):麻黄12g,荆芥12g,杏仁10g,桔梗10g,紫菀10g,百部10g,防风10g,白前10g,陈皮10g,甘草5g。 辛夷10g,茯苓10g,黄芩10g。(无内热或痰多清稀者,可去黄芩,加款冬花,无痰去茯苓)。

款冬花与紫菀,款冬花发于冬令,虽雪积冰坚,其花独艳,性温可知,然轻扬上达,用在风寒痰饮之咳嗽,最为合适。而紫菀与款冬花,性味功用无大区别,在临床上,风寒轻而兼热者多用紫菀,风热轻而兼寒者多用款冬花,也是大同小异。

紫菀与款冬花相伍,为临床化痰止咳的常用对药。紫菀辛散苦泄,祛痰作用明显,偏于化痰止咳;款冬花辛温,止咳作用较强,偏于宣肺止咳,二药相须合用,可收消痰下气之功,止咳之效倍增。

大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 12克;桂枝 6克;炙甘草 6克;杏仁 6克;石膏 12克;生姜 9克;大枣 3克

方中用麻黄、桂枝、生姜辛温发汗以散风寒,能使内热随汗而泄。甘草、生姜、大枣甘温补脾胃、益阴血,以补热伤之津;无津不能作汗,又可以充汗源。石膏甘寒清解里热,与麻黄配伍能透达郁热。杏仁配麻黄,一收一散,宣降肺气利于达邪外出。诸药配伍,一是寒热并用,表里同治,侧重于“于在表者,汗而发之”;二是发中寓补,汗出有源,祛邪而不伤正。(自改)风寒咳嗽---大青龙汤(咳较轻寒较重用):(自改)麻黄12桂枝10 甘草10 杏仁10 石膏10 生姜12 大枣5

     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 清热 ,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

原方组成:桑叶7.5g菊花3g杏仁6g连翘5g薄荷2.5g桔梗6g生甘草2.5g芦根6g

(自改)风热咳嗽—桑菊饮(热轻咳重用):桑叶12g菊花12g杏仁10g连翘10g薄荷5g桔梗10g生甘草10g芦根10g+板蓝根20g 方中桑叶、菊花、薄荷疏风清热;桔梗、杏仁、甘草宣降肺气,止咳化痰;连翘、芦根清热生津。咳嗽甚者,加前胡、瓜壳、枇杷叶、浙贝母清宣肺气,化痰止咳;表热甚者,加银花、荆芥、防风疏风清热;咽喉疼痛,声音嘎哑,加射干、牛蒡子、山豆根、板蓝根清热利咽;痰黄稠,肺热甚者,加黄芩、知母、石膏清肺泄热;若风热伤络,见鼻衄或痰中带血丝者,加白茅根、生地凉血止血;热伤肺津,咽燥口干,加沙参、麦冬清热生津;夏令暑湿加六一散、鲜荷叶清解暑热。

(自改)风热咳嗽---银翘散(热较重咳嗽路轻用):连翘15 银花15 桔梗10 薄荷6 竹叶8 生甘草10 荆芥穗8 淡豆鼓10 牛蒡子10 芦根10

(自改)风热咳嗽---铃同学(受寒后的咳嗽与热并重用):桑叶12 前胡10 桔梗10 薄荷6 牛蒡子10 甘草10 马勃6 连翘12 千层纸6

肺燥的治疗

肺燥的治疗以润燥养肺为主。1凉燥兼疏散风寒,以香苏葱豉汤、杏苏散为代表方;2温燥兼清热解表,以桑杏汤为代表方;3燥气化火伤阴者以清热益气养阴,用清肺救燥汤为代表方;4阴虚肺燥则用养阴清肺汤或百合固金汤为代表方。外感燥邪,一般病程较短,若治疗及时,较易治愈。内燥则病程较长,较为难治。

1凉燥伤肺

香苏葱豉汤

制香附 4.5-6克;新会皮 4.5-6克;鲜葱白 3枚;紫苏 4.5-9克;清炙草(甘草) 2-2.5克;淡豆豉 9-12克。

杏苏散

苏叶(9g) 杏仁(9g) 半夏(9g) 茯苓(9g) 橘皮(6g) 前胡(9g) 苦桔梗(6g) 枳壳(6g) 甘草(3g) 生姜(3片) 大枣(3枚)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什么中药泡水止咳 止咳中药配方大全

1 玄麦甘桔泡水止咳化痰

功效:润肺生津,止咳化痰。方中玄参,麦冬清养润肺,桔梗化痰止咳,生甘草益气培中,适宜于肺阴不足,喉痒干咳无痰,口渴咽干等症调理。

药物配伍:玄参,麦冬各4.5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粗末,和匀过筛,制成1包。每次1包,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2 杏仁泡水润肺止咳

功效:润肺止咳。杏仁味苦性温,有小毒,可镇咳平喘,润肠通便,适宜于伤风感冒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症,亦适宜于老年或产后血燥津亏之大便秘结者用。注意忌过量服用苦杏仁,以免中毒。

药物配伍:苦杏仁,上白粳米各6克。

制法:先将杏仁用沸水泡片刻,剥去披肩,与粳米加水磨成浆,加白糖适量,煮熟即成。每日一次,当茶饮。

3 皂荚芽泡水祛痰除湿

功效:祛痰除湿。皂荚叶含大量生物碱三刺皂荚碱,有祛痰作用,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呼吸道粘膜分泌物的增多,适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粘稠难咯,胸闷气喘,肠风便血等症调理。注意本品有毒性,过量服用易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致死。

药物配伍:嫩皂荚芽500克。

制法:先将皂荚芽杀青,炒揉,焙干,如制茶叶发,并碾为细末,每次取3克,用白开水冲茶饮。

4 咸金橘泡水理气解郁

功效:理气解郁,化痰止咳。金橘含金桔甙,果皮富含维生素,适宜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痰多等症,也可用于治疗小儿百日咳。

药物配伍:金橘500克。

制法:将成熟金橘放入瓷盆中,加少许食盐,埋渍半年,服用时将咸金橘用清水冲洗去食盐,每次取4个,捣碎,放入碗中,加适量白糖,用沸水冲泡,去渣饮用。

相关文章